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万众”忧乐系心头———南充市公路管理局定点帮扶仪陇县观紫镇万众村纪实

南充日报 2016-08-29 00:00 大字

“以前,一到下雨天就十分伤神,把脚都要拔疼,有时宁愿打光脚走,路烂得很。自从市公路管理局干部来帮扶,把路给我们修好,解决了大问题,我们心里就亮堂多了!”仪陇县观紫镇万众村贫困户,70多岁的陈炳江说。

“市公路管理局可给我们帮了大忙了,帮我们改建房子,还种上了花椒,太感谢他们了。”近日,笔者深入万众村,随处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

带来一队精兵,壮大你的力量

“把你的困难告诉我,让我们一起想脱贫的办法,走致富的路子。”市公路管理局一接到定点帮扶任务后,就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组织全局15名中层以上干部“一对一”、“一对几”对观紫镇万众村46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

“有啥愿望就提出来,一定要让你家孙娃儿有书读!”市公路管理局干部梁超与他结对帮扶的贫困户陈良座谈时表示。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梁超了解到陈良家因新修住房致使还债压力大、孙儿读中学都没有筹齐生活费的情况后,他当即从口袋里掏出500元钱交到陈良手中,情真意切地说:“娃儿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千万不能影响了他身体发育,更不能因此影响学习。娃儿钱用完了找我要就是了,我们就算结成亲戚了。”

“老陈,先抓紧时间看病,把药发票收好,下次我帮你申请大病救助。我的电话已经写给你了,有什么事情一定要给我打电话,今后我们就是朋友了,千万不要客气。”帮扶干部艾平离开贫困户陈炳元的家,叮嘱他道。陈炳元手中握着一张纸条,感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找准穷根。”利用周末时间,市公路管理局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对贫困户一户一户进行走访,了解民情、村情、民意,并组织召开贫困户座谈会,征求脱贫意见。“通过认真走访和充分征求贫困户意见,我们基本摸清了贫困户的所思所盼和村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并认真进行了归纳梳理。”该局负责人说。

“自从确定市公路管理局定点帮扶我镇大众村以后,该局组织干部职工用了两天时间就摸清了万众村的基本情况,这15名干部就是一队精兵,为贫困户带来了希望。”观紫镇党委书记李佳说。

情况清楚了,市公路管理局结合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意见,绘制出了“建强村级班子、制定脱贫规划、协调政策落地、探索致富路子”的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路线图”。从完善基础设施、指导产业发展、开展技能培训、解决具体困难等方面多管齐下,把帮扶工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正是靠着这股实干劲,市公路管理局很快在定点帮扶上打开了局面。

献上一方良策,激活你的动力

“缺乏主导产业,缺少经济来源,是万众村成为贫困村的重要原因。”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敏对笔者说,“在市公路管理局帮扶前,我们村还是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平时就靠种玉米、水稻为生,贫困户基本上没有收入来源。”根据当地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全村1076人当年人均纯收入仅为3600元。

“要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关键是要靠增收产业来支撑。”在市公路管理局党委召开的专题帮扶会议上,参会干部达成了共识,发展增收产业已经成为万众村脱贫的必由之路。选择什么主导产业呢?在充分听取贫困户和村干部意见的基础上,该局组织群众前往市内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参观学习,最终确定将优质花椒、花生种植作为万众村的主打产业。思路确定了,需要马上落实。为此,市公路管理局为该村提供了近8万元启动资金,先后购买优质花生种子300公斤、花椒树苗15000株。“市公路管理局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思路和发展资金,为更好推动种植业发展,他们除了邀请嘉陵区移山乡花椒种植专家多次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外,还帮助我们成立了农民合作社,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可以入股,保证了全村46户贫困户都有收入。”该村村主任马伟说。

村民涂兴华因残致贫,在得到帮扶前,年均纯收入仅为2000元。作为全村重点帮扶对象,该村规划的142亩花椒地,涂兴华家就种上了2亩,成了种植带头人。一提到产业发展,涂兴华就很激动:“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啊,如果不是开展***活动,公路局的同志就不会到穷旮旯来帮扶我们。没有他们给我找致富的路子,要想脱贫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哦。”经了解,该村花生、花椒两项产业的发展,预计将为每户贫困户年增加纯收入3000元。

送出一份厚礼,改变你的面貌

“要致富,先修路”,困扰万众村的又一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个典型的川东北丘陵地区贫困村土路多,水泥路少且个别路段破损严重。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要求,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提上了市公路管理局的议事日程。

“帮扶工作是局里的大事,是贫困群众的大事,宁可机关紧一些,也要多挤出一些钱来搞帮扶。”市公路管理局负责人向笔者介绍说。2015年以来,市公路管理局先后捐资6万元,并协助当地镇政府向县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对全村最烂的一段1200米长村道路进行了整体改造,修通了0.5公里断头路,新建了1公里村道路,缩短了村进出口距离近10公里,方便了村民之间的往来。贫困户赖德全高兴地告诉笔者:“我们以前走的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娃儿到镇上上学可困难啦,现在路修好了,外出务工的人春节开车回来都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了。”

四组、五组、七组是该村地理位置最高的组,由于水压上不去,人畜饮水困难,长期过着靠天用水的苦日子。在市公路管理局今年的帮扶工作中,改善3个组的饮水问题成为重点,“我们全力支持这3个组新建2口堰塘、3口水池,资金不足部分由市公路管理局帮助解决,预计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市公路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两年多时间,市公路管理局投入到当地的基础建设还有很多。“多亏了马仁华科长哟,他还亲自上房帮我换檩子、盖瓦……。”贫困户陈勇站在修葺一新的房屋面前说。

万众村一名村干部谈到此,就竖起大拇指说:“他们为7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为我们村修建图书室,建村文化阵地,给村办公室添制办公设备,同时拉通了网线,指导老百姓学习互联网技术,帮我们从网络中寻找商机,我们村老百姓都很感谢他们。”

缔结一份深情,接通你的血脉

“炳华哥,家里的鸡喂得怎么样了。”贫困户陈炳华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去鸡舍喂鸡,看见一位年轻人站在门口,手中撑着一把雨伞。陈炳华这才注意到眼前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帮扶自己的市公路管理局干部林琳琅。

“这么大的雨,你咋来了。”陈炳华欣喜地打着招呼,将他领到院坝一角的鸡舍,“这里的20只鸡还是今年你们给我送来的,去年的鸡也在你们的帮助下全部卖完了。技术提高了,我琢磨着再多养点。”“我看行,再多养一些收入也增加得快一些。”看着一只只小鸡在鸡舍里“活蹦乱跳”,林琳琅笑着对陈炳华说道。

市公路管理局领导多次嘱咐帮扶干部:“一定要真心帮扶,真情帮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多走动,和贫困群众交朋友。”市公路管理局干部谭瑛多次前往她联系帮扶的贫困户陈炳江老人家慰问,了解到两位老人独自生活很孤单,她去的次数就更多了,给他们买日常生活用品,帮着做家务。“二老都80多岁了,我要多上门看望他们,让他们安度晚年。”谭瑛说。

自定点帮扶以来,市公路管理局除帮扶钱物外,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送政策、送技术、送教育。每逢节假日,局领导亲自带队走访看望贫困户,送上节日的祝福和慰问物资。

“他们把我们当朋友,我们把他们当亲人,如果有几天没有来,我们就很期盼,怪想他们的。”贫困户王安瑞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交“真朋友”、看“远亲戚”,把党员干部距离百姓的最后一厘米变成零距离,就能走进贫困群众的心。

“万众村能有今天的面貌,是党的扶贫政策开的花、结的果,也是市公路管理局倾力关心帮扶的结果,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摆架子,老百姓评价都很高!”万众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征城 曾西)

新闻推荐

发展花生、花椒种植产业,改善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村民上网寻找商机万众村的脱贫路发展致富产业 村民有奔头

●本报记者杜杰实习生魏恺成在市公路管理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仪陇县观紫镇万众村修起了村道路,发展起花生、花椒种植产业,昔日贫困村一改往日破旧落后的面貌,村民在脱贫路上干劲十足、信心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