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方湲文图随着文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川剧逐渐边缘化座
□冯方湲 文/图
随着文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川剧逐渐边缘化,座唱队、剧团逐渐解散,曾经在西充县乡镇,逢场或节庆庙会,锣鼓铿锵、川腔萦绕的场面也渐渐消失了。而这时,紫岩乡的纪信川剧团恢复了演出,他们表演的川腔川调,成了当地农村热闹生活的一种风景。
恢复演出 贵在坚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充县每个公社不仅有2至3个座唱队,还有一支行头齐全的剧团,“剧团最红火的时候,有40多名固定演员,花旦们扮相好,唱功好……”30多年过去了,现任紫岩乡纪信川剧团团长程文典,依然记忆犹新。
纪信川剧团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原名东风公社农村俱乐部,上世纪80年代初是剧团最红火的时期,辗转武胜、广元、青川等地巡回演出,“随便走到哪儿,都能唱上几天几夜不重样。”1979年任团长的程文典是该剧团的第三任团长。
2000年,程文典和另外7名剧团成员开始谋划让剧团复兴。每人集资10元到200元、500元……他们购买道具、服装、乐器,培养学生,从折子戏、小戏开始,慢慢排演大戏。“经费不足,可以节约开支,培养演员才是最困难的。”程文典说,有一次,他花了几个月时间培训了几名年轻演员,才唱了一场戏,人家就外出打工去了。
“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发生,但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尽力教。”为了培养年轻川剧爱好者,剧团还到紫岩乡初级中学去招收学徒,每年初一新生中都会有五六位爱好表演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剧团一起排练、演出。2007年,纪信川剧团终于有了18名固定演员。
送戏进村 锣鼓相迎
每逢节假日,纪信川剧团的演出邀请不断,特别是过年期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演员几乎天天登台表演。为此,一些演员已连续5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了。
朱媛芳是剧团的当家花旦,从小便在剧团学戏,当初和她一起唱戏的姐妹都因各种原因相继离开,唯有她坚持下来。其中原由,既有她自己对于川剧艺术的热爱,也离不开丈夫的理解,“无论是排练还是演出,只要有空,他就会接送我。”一提到丈夫,朱媛芳一脸幸福。
“因为对川剧的热爱,所以大家能克服很多困难。”程文典说,剧团成员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年龄大了,记忆力就不行,每遇排演新戏,演员们就会通宵达旦背唱词。这两年演出费高些了,演员们心甘情愿将演出费的20%拿出来,购置道具和用于排练开支。
“金源乡帅家庙村已连续3年和我们签约,每次村民们都敲锣打鼓来迎接。”程文典说,剧团走村串户,经常受到这样的礼遇,每当此时,他和剧团成员就会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忠义故事 老戏新唱
不管到哪演出,纪信川剧团总会演一个保留剧目,那就是由程文典改编整理的剧本《纪信诳楚》中的《替王身死》,“演这出戏,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西充人、汉将军纪信的忠义英雄故事。”
这个剧本能走上舞台,还有一番周折。2011年,程文典受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马正平的委托,欲根据历史典故“纪信诳楚”排演一出川戏。在寻访搜集资料中,剧团老演员马正山提供了一部保存较完整的剧本资料,但该剧本剧情拖沓、矛盾冲突不集中等。于是,程文典做“大手术”调整剧情,修改唱腔,经过5轮修改,终于完成剧本高潮部分——第三场《替王身死》的剧本。
今年2月,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9名专家组成员就西充县申报“中国(纪信)忠义文化之乡”进行实地考察验收,纪信川剧团受邀在紫岩乡纪公庙演出《替王身死》,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立东王青山“春节前就可以修通整个组道,与刚修好的村道连接起了。”11月16日,西充县双洛乡楼子坪村村民李华生,正在与几个村民一起平整路基。双洛乡是西充县一个贫穷偏僻的小乡,全乡12个...
西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