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蓬安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薄弱学校改造力度,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农村学校喜见学生“回流”

南充日报 2017-09-07 03:21 大字

本报讯(郭安平)隶属蓬安县相如镇清溪小学的雁坪坝村小是该县目前为数不多的公办村完小之一,距县城约10公里。近年来,该校发生了一件“稀奇事”:被父母送到县城或外地上学的学生纷纷“回流”,该校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校长黄忠诚认为,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9月5日一大早,天下着小雨。一群孩子撑着伞,说说笑笑地走进雁坪坝村小。今年秋季学期,又有10名学生从外地或县城返乡就读,目前,该校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00人。

“学生‘回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外出打工的村民不再把孩子带到外地就读,学生外流现象大大减少;二是家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老百姓对本地教育更加认可。”黄忠诚分析说。

杨兰兰是雁坪坝村小三年级学生,今年刚从县城一所实验小学转回来。杨兰兰说:“听人说老家的学校越办越好,父母就把我转回来读书。回来后我发现,学校比过去更漂亮了,老师对我也很关心,我喜欢在这里上学。”

杨兰兰的话,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到印证:今年,该校投入240多万元,修建了教学楼、教师办公室,并硬化了操场,学校占地面积从原来的1300多平方米扩建至现在的2000多平方米,教师人数也由原来的14人增至现在的18人,并增设了音体美和计算机专职教师。

“这只是蓬安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蓬安县教育局局长陈三林说,蓬安总人口73万,教育体量大,但底子薄、欠账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实不易。近年来,蓬安县委、县政府坚持资源整合与补差原则,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围绕资源均衡配置、师资均衡配置和入学机会均等三个要素,实施“兜网底,托底部”,在加快城区学校建设的同时,按照“建成一所,达标一所”的原则,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薄弱学校改造力度,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同时,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边远学校的扶持力度,拉伸补齐教育短板,保障每一所学校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

新闻推荐

成立专项督查小组,每周一检查、每半月一通报、每月一小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对未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的,乡镇、部门“一把手”一律免职,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和

●刘永红周亮连日来,蓬安围绕“58个贫困村退出、7600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对标国家、省脱贫考核验收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责任导向,抢抓时间、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全面打响脱...

蓬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