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康复机构+康复志愿者 构建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

南充日报 2017-08-25 03:20 大字

8月23日,笔者从市残联了解到,为了构建全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全市残联系统采取自建康复中心、购买社会服务、建立社区康复站等方式,现已建成市、县残疾人康复中心10个,社会康复服务机构26个,康复机构蓬勃发展。除此之外,社会助残组织及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8支助残队伍、500余名志愿者进驻机构与家长、在训儿童亲情联动。

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市已建成的市、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康复服务机构,包括儿童康复专业机构15个(含助听器服务机构1个,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机构14个);成人康复专业机构11个,含假肢装配站1个、白内障定点服务机构4个、精神病救助定点服务机构6个。

“近年来,南充市康复机构面积由3300平方米扩展到近10万平方米。”笔者从市残联了解到,全市康复机构遍布各地,确保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康复服务。同时,积极搭建低投入、广覆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各地残联选择具备条件的社区和医疗、康复机构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示范站(点)98个,配备康复(指导)员203名;建立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10个,发放轮椅、矫形器、拐杖、自助具等辅助器具73018台(件)。

同时,市残联扶贫帮扶点蓬安县龙蚕镇一碗水村筹资6万元,利用闲置办公房,聘请村卫生员担任康复指导员,开办了近100平方米的村级康复训练点,购置康复健身器械近10台,每天为该村残疾人和村民提供康复健身训练20余人次,免费为贫困残疾人发放用品用具。

笔者了解到,南充市的康复机构蓬勃发展的同时,社会助残组织及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壮大。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8支助残队伍、500余名志愿者进驻机构与家长、在训儿童亲情联动。市莲池幼儿园与市康复中心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康复工作体系日益完善。近五年来,全市共完成聋儿语训178例,安装人工耳蜗77例,实施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330例,智障儿童康复救助1500例,脑瘫儿童康复救助2050例,精神病康复救助914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15045例,装配假肢544具,配发辅助器具73018例。所有项目实施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家长满意度达到98%以上,切实减轻了残疾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新闻推荐

集中整治水上交通安全隐患

本报讯(周亮)8月15日,记者从蓬安县地方海事处获悉,结合一年一度河道主汛期禁采工作,该处开展的水上交通安全隐患集中大整治活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据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停靠在蓬安大桥上...

蓬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