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30年的不凡坚守
30年时间,坚持做一件平凡的事,而且做到极致,你是否能够做到?
在同事和朋友看来,唐财做到了。这位攀钢工程公司修建分公司能动检修车间燃压作业区的作业长,攀钢人心目中的钳工技术“标杆”,用30年时间诠释了平凡人的不凡坚守。
从17岁到47岁,从农村娃到技能“大师”,“一辈子干好一件事,把它变成一种乐趣。”这是他的坚持。
传帮带的好老师
近日,47岁的唐财像往常一样,带领班组成员修理车间的备品备件,汗水浸透了满是油污的工作服,他浑然不觉,仍然埋头打磨着手中的“宝贝”。
唐财所在的燃压作业区是有名的“三高”“三易”区——高温、高压、高转速,易燃、易爆、易中毒,工作环境特殊,堪称在“刀尖”上行走。凭着过硬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从2007年至今,唐财负责的作业区从未发生过责任事故。
“多亏了他的指导,我们的技术才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就是我们的好老师!”57岁的燃压作业区职工边国才至今记得,2007年国庆假期,当时还是作业区班长的唐财,放弃休假,带领班组成员在厂里苦练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正是这份坚持和付出,班组7人一次性通过考试,获得技师证。
2015年,在攀钢工程公司第二届职工技术运动会上,唐财斩获钳工“技术状元”,他所在的作业区职工分获第二名及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荣誉背后,更多的是他和同事长年累月苦战生产一线的努力付出。
勤钻研的追梦者
2013年5月,“攀钢唐财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获得授牌。工作室内,除了奖状和证书,更多的是唐财精心制作的各类技能大赛考试试件,这些零配件最小误差能精确到0.01毫米。这份执著,缘于他30年前作出的一个决定。
1987年,年仅17岁、远在南充市蓬安县农村的唐财,背上行囊来到攀枝花,接过父亲的班,成为一名攀钢工人。“懂得珍惜学好技术,不给父亲丢脸。”带着这样的初衷,他一头扎进生产一线,从学徒做起。为了提升技术,他白天在车间跟着老师傅练技术,每天最早到车间和最晚离开的总是他;晚上,他到夜校“充电”,并考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强烈的求知欲让他忘记了疲惫。
“当你把工作当成爱好时,付出再多,也甘之如饴。”在唐财家里,关于钳工工艺、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笔记有10多本,手上厚厚的老茧就是他苦练技术的印记。凭着一腔热情,唐财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非凡的业绩,很快就成长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并在本市及全省职工技能比赛中获奖,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川省技术能手”。
爱助人的热心肠
热心肠、爱帮人,是同事们对唐财的另一个评价。对此,燃压作业区的职工张川深有感触。
2009年,张川年仅12岁的孩子不幸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后不久,张川的妻子被查出肾病综合症。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让张川几乎崩溃。看到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遇到难处,唐财急在心里。他立即组织作业区职工捐款,缓解张川家中的经济压力,并尽量不安排其加班,腾出更多时间照顾家人。下班后,和班级成员一起,轮流去张川家中帮忙,并多次劝导他放下思想包袱,帮助其走出人生困境。“如果不干好工作,就对不起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在唐财和其他同事的鼓励和支持下,张川一家度过了难关。
在车间,被唐财仗义出手相助的,远不止张川一人。勤钻研的技能大师、肯吃苦的先进劳模、雪中送炭的身边雷锋,这些都是同事们眼中的唐财。珍惜眼前,争取在下一个30年,坚持把平凡的事做好,这是唐财的朴实想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樊邦平文/图5月22日8点30分,蓬安县相如镇油房沟村嘉陵江畔,近200头水牛集结于此。一声鞭响后,百牛齐发,游向宽阔的江面,直奔江心长满牧草的小岛。岸边,围观游客们掌声不断,气氛热烈。这个生态...
蓬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蓬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