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他们渴望“飞得更高”

四川日报 2015-05-19 10:27 大字

好政策“筑窝”,软件园引来一批创业大学生

□本报记者 伍力

5月9日,花了两小时,转了四趟车,何阳明赶回蓬安县黄坪乡石油坝村三组,帮着母亲收完菜籽和小麦,第二天又回到了位于南充软件孵化园的公司里。这是3个多月以来,何阳明第二次回家,“公司才成立不久,要操心的事情太多。”

在园区,还有许多“何阳明”,正在为自己的创业梦打拼。电子商务、视频流媒体开发、网络工程服务、信息化咨询……目前,南充软件孵化园有大学生创业者30多人,初创企业20家,今年1-5月就有8家企业入驻,其中3家为在校大学生创办。

2013年,何阳明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专业毕业,进入当地一家软件公司。今年春节后,何阳明回到南充,成立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入驻软件孵化园,专门从事软件研发。公司没有名气、资金人手不足,何阳明坦言压力很大,“晚上常常一两点才能下班。”但这位24岁的小伙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现在已经有公司来洽谈合作了。”

不同于首次创业的何阳明,毕业4年的唐豪已是第3次创业,这次创业走得很顺。年初,他在园区成立了一家网络营销公司,3月份成功策划了一次房地产网络营销,在南充地产圈整出了名堂。如今,唐豪获得了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还成功拿到首轮投资。孵化成型,这家3个人的小公司想要“飞得更高”:他们发布招聘信息,扩充团队,还租下一间90平方米的办公室,不久将从孵化园里搬出去。

为鼓励创业,南充软件孵化园规定,企业入驻3年内免费提供办公场所,1年内免收水电费;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办公用具,提供软件业务培训、学术交流活动等;为创业大学生一次性提供1万元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10万元以内的小额担保贷款;符合国、省产业政策的项目优先纳入项目资金支持。

看见越来越多朝气蓬勃的创业者搬入园区,30岁出头的李勇感叹:“他们真是赶上了创业的好时候。”3年前,李勇和几位同学共同创业,一年内搬了3次家,甚至在产品验收的前一晚,还被房东老板要求连夜搬迁。去年,李勇及其团队入驻软件孵化园,安心搞起研发,他们的“智能黑板”作品获得“2013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铜奖,其“数字化云教育电子黑板”已进入南充市教学仪器设备采购目录,并投入批量生产。

创业潮涌动的背后,是南充软件产业的迅速崛起。作为全国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该市成立了川东北首个软件孵化园和首个市级软件协会,大力培育软件企业。目前该市拥有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近200家,从业人员5000多名。到2017年,南充软件信息产业年收入将超过60亿元,就业人数达1万人以上。

新闻推荐

建成首个“全光网省”将带来什么?

信息化水平低,曾长期制约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普格县,就是全国最后一个开通程控电话的县。但在光纤网络建设上,四川扳回一城。9月10日,在四川建成全国首个“全光网省”发布仪式上,承担主要建设任务的中...

蓬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