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充全力抗旱保民生

四川日报 2013-05-03 16:09 大字

遭遇5个多月冬干连春旱

本报讯(记者 张立东 王青山)“我们去年12月就断水了,我背一趟水要走一个多小时,一天要跑两趟。”5月1日,南充市嘉陵区移山乡塔子山村的70岁村民苏应玉艰难地走在背水的路上。在苏应玉家中的厨房里,水缸已经干得见底。在墙角边,摆着两桶水,苏应玉舀一瓢水起来,一半是泥浆。”如果再不下雨的话,怕是连这个泥浆水都没有了。”

塔子山村村干部李仕清说,塔子山村有28户、上百名村民住在大石堡山上。连续的干旱,人畜饮水困难,生产受到极大影响。截至目前,全村28户村民仅有村民李春林家的一块田育了秧苗。记者来到这块秧田看到,田里没有一滴水,田里干得开了手指粗宽的裂缝,田里的秧苗也已泛黄。

在高坪区会龙镇老场垭村,一个水库边上站满了取水的群众,有的挑着水桶,有的背着背篓。随行的副镇长李高荣介绍,这就是巨龙水库,会龙场镇居民饮用水源就在这里,由于持久干旱,目前水库的蓄水量已不到设计蓄水量的十分之一。如果干旱再持续数十日,水库里的水源也将耗尽,整个场镇将面临断水的威胁。

南充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的资料表明,去冬今春以来,南充大部地区气温异常偏高,降水较历年同期偏少4成以上,市辖三区偏少6成以上,形成2006年特大干旱以来最严重的冬干连春旱,并有春夏连旱的趋势。目前,南充9个县(市、区)均遭受较大旱灾,185个乡镇、100万亩在田作物、42万农村和场镇人口、11万头牲畜受到极大影响,市辖三区成为全省干旱监测榜单中唯一的特重干旱区。

灾情发生后,南充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听取旱情及抗旱工作情况汇报,安排抗旱救灾工作,全力保障民生。

目前,全市共投入抗旱资金8600多万元,抗旱人数28万人、泵站870处、机动抗旱设备5.5万台套,浇灌农田125万亩次,临时解决35万人、8万头牲畜饮用水困难。

为减少农业生产损失,该市农牧部门发动群众早育苗、早栽播,避开夏旱影响,全力确保大春满栽满插。全市将力争推广落实旱育秧面积120万亩以上;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力争实现全市水稻、玉米、蔬菜育苗地膜覆盖率达到100%;推行遮阳网应用技术,落实改种补种,确保大春粮食播栽面积全面落实到位。

全市党员干部成为抗旱救灾的主力军。蓬安县新园乡玉牛坡村村主任王顺荣,组织“党员摩托送水队”义务为旱山村群众送水,12名党员成为当地的抗旱“标兵”。据了解,蓬安县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党员干部包农户的“三包”责任制,上万名党员参与抗旱救灾。

新闻推荐

嘉陵江畔船工号子震天响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嘉陵江边的蓬安县下河街财神楼码头,上水可至广元,往下直达重庆,号子连天,热闹非凡。号子是船工们拉船时根据水流情况、地理环境即兴创作的,歌词中,历史、地理、人文无所不包,成为嘉...

蓬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