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厂房”吸引企业投资,村集体收“房租”,贫困户打工增收大柏山村以工业理念发展集体经济
●樊俊 任俊吉
8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嘉陵区龙蟠镇大柏山村脱贫攻坚食用菌产业园,只见16个黑色大棚整齐地排列在村道公路边。大棚旁,4名工人正从一辆小卡车上将一个个黑色的菌袋搬到工房里培养;大棚里,一朵朵娇嫩的袖珍菇已从菌袋的两端探出了“头”,等待着工人前来采摘。
“这个产业园又叫富隆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们村的集体经济。”随行的大柏山村党支书候兴会告诉记者,该合作社并不是单纯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而是采取“政府引导+村‘两委\’参与+公司经营+群众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其产权归该村全体贫困户和村集体所有。
以工业理念发展村集体经济
大柏山村地处偏僻,是个典型的贫困村。2014年,该村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1户。在今年初召开的大柏山村村民大会时,镇政府以及村“两委”就该村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向群众抛出了三种发展模式:出租村集体所有的公共基础设施;由村“两委”牵头,确定村上一名种养大户来当全村的技术带头人,以村集体的名义成立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发展产业;引进公司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村集体投资入股分红。
“出租山平塘租不到个好价钱,且外租后不便于农业生产。”“集体来带领大家发展产业或入股合作社又没法规避投资风险。”“引进业主建合作社,村集体无钱入股,且常规合作社对贫困户缺乏长期带动效应。”群众对这三种模式都一一否决了。
如何在确保村民收入的基础上发展健康的集体经济?成了摆在镇村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今年2月,曾在该区招商引资局工作过的该镇党委书记杜军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何不学习沿海地区发展工业理念的模式,村上可以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建好“厂房”,吸引企业来投资,村上收取租金,村民可在“工厂”打工。
杜军的提议在大柏山村第二次村民大会上得到大力支持。说干就干,今年3月,大柏山村以村集体的名义建立脱贫攻坚食用菌产业园。
建好“厂房”引来企业投资
“村里共平整出了13亩地。由镇上拿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全村51户贫困户(分两批入股,第一批38户、第二批13户)共贷款扶贫产业发展周转金13万元,以及党员精品扶贫示范工程帮扶资金2万元,建起了由16个大棚及必要的水、路、板房等基础设施组成的脱贫攻坚食用菌产业园。”候兴会告诉记者,该村采取“政府引导+村‘两委\’参与+公司经营+群众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每年由引进的公司向村上交10万元的“房租”,村集体拿出其中10%用于大棚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及补充,另外90%拿给贫困群众分红,保证每个贫困群众每年都有500元以上的保底分红收入,这样就完全规避了村上和贫困户的投资风险。
在该产业园建设的同时,南充绿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板张涛带着他的种植技术团队赶来了。“来之前我粗略算了下账,按照我们现有的技术,16个大棚每年可以种植平菇、姬菇、袖珍菇等菌类两季,产值可达100万元以上,保守估计利润可达30万元以上,承担10万元的‘房租\’完全不成问题。”张涛告诉记者,他还同意了由村上制订的“二次分红”计划:在效益好时,拿出利润的一定比例进行“二次分红”,用于还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周转金贷款。
村民家门口当起产业工人
以工业理念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壮大了村上的集体经济,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家门前的就业机会。
蒲新民是入股该村产业园的贫困村民之一。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产业园里调试抽水机。“我有肢体残疾,我老婆和儿子都有智力残疾。当初入股产业园后,听说种植蘑菇需要大量生产用水,我就将产业园抽水的活承包下来了,现在我这个残疾人也变成了‘打工族\’。”说完,蒲新民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他家每年能有1500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分红,他在产业园打工每天有8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下来,总收入超过25000元不成问题。
与蒲新民不同,蒲树林是第二批入股村集体经济的贫困户。“刚开始说投资村集体经济什么都不需要出,还每年给我家分1000多块钱,我不信。因为我以前也种过蘑菇,就没赚到什么钱。今年7月初,听说产业园的蘑菇出菇了,我跑去看了下,白色的袋子整整齐齐码了3层,蘑菇就从袋子里直往外冒。现在种植技术这么先进,哪能不赚钱呢?回去后我就跟老婆商量,这个股我一定要入。”蒲树林告诉记者,听说产业园现在急需大量工人,每天起码可以收入50元,等收完水稻,他就去报名。
“百姓不再‘等靠要\’,蘑菇进村尽欢笑,自力更生奔小康……”夕阳西下,劳作一天的蒲新民哼着欢快的自创“歌谣”,骑着三轮摩托车行驶在村道水泥路上,驶向美好幸福的明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奎实习生曹欣)从9月15日起,顺庆区将新增7处电子高清抓拍设备。9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获悉,这些高清抓拍设备主要是抓拍逆向行驶、乱停乱放、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道路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