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常态 新挑战 新成就 ——“十二五”达州经济发展情况综述

达州日报 2016-09-27 00:00 大字

[摘要]——“十二五”达州经济发展情况综述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困难和挑战,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积极作为,带领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主动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内需拉动、创新驱动,狠抓改革攻坚,加强民生保障,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增速跟全国全省一样,由高速增长逐步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前三年,由于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强刺激的政策效应,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全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三年年均增长13%。但随着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两年,全市经济增速逐步下行,全市经济年均仅增长5.7%。五年间全市经济年均增长10%,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全市经济规模于2011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在川东北地区与南充一起率先进入全省“千亿元俱乐部”。此后几年,更是一步一个台阶,到2015年全市GDP达1350.76亿元,在全省各市州排第7位。人均GDP由2010年的14632元上升到2015年的24342元,年均增长9.7%。若按人民币对美元的当期汇率折算,全市人均GDP由2010年的2210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3747美元,五年人均净增1537美元,按世界银行2014年公布的高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划分标准,全市人均GDP距离中等收入地区标准3976美元仅差229美元。

五年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30.5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9.15亿元,年均增长20.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73%提高到2015年的5.86%,提高了2.1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铁路建设里程达到665公里,巴达铁路建成通车;公路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高速公路实现“由线到网”根本改变;达州机场迁建工程即将开工建设,渠江航道升级改造及航电枢纽工程建设推进顺利;“3+10+1”骨干水利工程有序推进,渠江流域综合整治取得历史性成效;能源保障得到加强,天然气年生产能力达180亿立方米,“气化达州”加快推进,城乡输配电网络更加完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四层架构”现代城镇体系加速构建,“一市三区”区域中心大城市发展格局加速拓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90万人,县城、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87%。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各领域呈良性增长态势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由2010年的23.8:50:26.2调整到2015年21.5:48.7:29.8,非农产业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始,一改近十年不断下降的态势,占比稳步提升,在2015年达到29.8%。随着全市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94.9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90.82亿元,年均增长3.9%。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专业化、园区化、集群化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市工业结构逐步优化。“十二五”期间,达州经开区被列入全省千亿园区规划,并成功入选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全省唯一的首批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大竹、宣汉产业园区被列入全省500亿园区规划,并被列为全省首批14个工业强县示范县。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66.2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72.49亿元,年均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长10.9%。装备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五年间,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26.3%,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5.4个百分点。

随着区位、交通优势的不断凸显,全市服务业在金融、物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实现了率先发展,增加值由2010年的214.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02.4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3%,比GDP年均增速快0.3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渐成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民营经济领域,随着全市在扩大投资领域、鼓励全民创业、鼓励转型升级等23个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51.9%提升到2015年的61.1%,年均提高1.84个百分点。五年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2.6%,比GDP快2.6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作用明显

“十二五”以来,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围绕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按照构建“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企业”的要求,细化措施,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末,单位GDP能耗降到1.116吨标准煤/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89%,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的进度达到131.88%,超“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31.88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到2.811吨标准煤/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19%,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的进度达到158.52%,超“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58.52个百分点。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狠抓固定资产投资,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五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4.61亿元,年均增长17.2%。其中,2013年突破1000亿元,到2015年已达到1331.68亿元,是2010年的2.21倍。分行业看,第一产业累计完成投资223.59亿元,第二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82.9亿元,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3108.12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1.93倍、1.51倍和3.6倍,年均分别增长25.2%、5.1%和26.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10年3.6:51:45.4调整为5:29.5:65.5。

“十二五”期间,全市房地产投资累计完成445.81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累计完成1095.7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完成1178.31万平方米,销售额累计完成493.9亿元,房地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第一次将镜头对着南充北湖的桥是在一个冬日的午后太阳

第一次将镜头对着南充北湖的桥是在一个冬日的午后。太阳暖暖的。懒懒地斜倚在湖边的藤椅上,不时呷一口桌上杯里的清茶。目光掠过湖边的石栏杆,随着微微荡漾的湖水一圈一圈地向远处伸展,桥,便悄无声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