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诗歌盛宴 意外和新鲜都响亮起来

四川日报 2014-07-18 12:41 大字

2014年盛夏,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在四川绵阳举行,百余诗人、评论家聚集于李白故乡,说诗人,谈诗事。

川诗人雨田用“诗歌回家”迎接他们的到来。正如著名诗人李少君的判断: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朦胧诗之后,四川成为中国当代诗歌的一个试验场,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当代诗歌的发源地。

人聚会少有规矩,打过招呼,握过手,就是侃。表面嘻嘻哈哈,内心其实都涌动着诗性。

□本报记者 黄里/文

田为/图

“50后”大解:不守规矩只为丰富诗意

“百年之后,当我们退出了生活,躲在匣子里,并排着依偎着,像新婚一样躺在一起,是多么安宁;百年之后,我们的儿女老了,朋友和仇人也平息了,干净得像一个个新人,一想到这些,我的心就像春风一样温暖……”在绵阳师范学院的草坪上,大解深情地给记者朗诵“写给老婆的诗”。

大解,原名解文阁。出版了长诗《悲歌》、小说《长歌》、诗集《岁月》、寓言集《傻子寓言》等。因为“想把诗性的东西外延”,他就写小说,写寓言散文,这也被大家认为有点不守规矩。

最让圈内“批评”的是,他在最近写的一首诗中用了“内什么?”这个词,标准的用词应该是“那什么?”“内”是一个地方口音词,一个在网络上被大家经常“曲意”使用的词,大解用这个词是想丰富自己的诗歌词汇。“这首诗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如果这个词写给纸质的诗歌刊物,可能就会和编辑讨论很久,甚至被弃用,这就是网络时代给我的福利。”所以,大解认为这是诗歌最好的时代,大家可以尽情尝试,还能收获反响。“落日像皮球在远方弹跳,孩子们抓不住它,但是乐于追逐。领头的叫夸父。”这是7月11日大解写下的一段文字,是寓言,是诗歌,还是什么?他没有去定性,“文体是后来人划定的,我们现在更应该去创造。”

点赞者龚学敏(《星星》诗刊常务副主编):写诗的人,就是要创新文字表达方式。给汉语言留下点自己的痕迹,是诗人最高的梦想。

“50后”唐大进:香港的商圈里都有诗会

唐大进是香港诗词学会会长,旧体诗词界的“高手”。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个商人。

唐大进写诗,是从小的爱好。1973年上高中时,一次游览长城后,他写下“长城万里真如铁,从此中原胡马多”的诗句。令唐大进没想到的是,十几年后,去北京出差,与几位诗刊杂志的人一起聊天,有人居然背出了他写的长城。这对他来说是不小的鼓励,“回来后,我就创办了香港诗词的网站,自己写东西放上去和别人交流。”

网站上交流的人越来越多,唐大进的诗词写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后来就慢慢影响身边的人,比如在聚会吃饭的时候,我给他们讲诗词,讲典故,他们都很爱听。”唐大进的“小心思”很明显,“听得懂的,很快就成了‘盟友\’;听不懂的,也得逼着自己去学,没人愿意被说自己没文化吧。”

在香港各个商会里,都有自己的诗会。很多商会的聚会,也都以诗为主。除了诗词朗诵外,现场还要出诗对,请乐团为诗词谱曲。“在香港,特别是在很多商人之间,大家都喜欢写诗,都习惯写诗,诗词已经不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文化潮流。”唐大进说。

点赞者霍俊明(中国作协创研部评论家):诗歌,其实一直驻在大众的心里。

“80后”郑小琼:不做诗歌改变命运的典型

在众多诗人中,郑小琼是独特的一个,被冠以“打工诗人”的名号,成为众多打工者眼中的成功者。但她却说:“我不愿做诗歌改变命运的典型。”

13年前,卫校毕业的南充姑娘郑小琼,成为百万南下打工大军中的一员。流水线的工作单调而辛苦,让她感到恐慌而无望。于是,她选择写诗来回答“未来在哪里”。

伤怀与欣喜,彷徨与期待……青春的记忆化为长短不一的句子。2007年初,她的《黄麻岭》组诗获得东莞年度诗歌奖。

2012年,备受关注的长诗《女工记》出版,诗中的每一个女工都是真实的人物,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生命。关于这本诗集的创作缘起,她这样说:从2004年起,我一直在留意一件事情,就是面对数量庞大的外来女工,很多时候她们被媒体、报告、新闻等用一个集体的名字代替,用的是“们”字。我是这个“们”中的一员,对此我深有感受,我努力地想把这个“们”换成独立的个体,在我的笔下与诗句中……

写作之外,郑小琼还是原来那个“打工妹”。“很多时候,我只把诗歌当作一种爱好。”郑小琼说。

点赞者傅天琳(重庆女诗人):来到诗歌节上,听得最多的问候是“你是怎么保持旺盛的诗情的?”我这样回答:说是热爱都太“高大上”了,就是内心的一份喜欢。

“90后”麦麦提敏:亟待成长的新一代诗人

23岁的麦麦提敏,是诗歌节上最年轻的嘉宾,就读于江苏大学。“来参加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多认识几个诗人,多交流学习,提高自己。”麦麦提敏说。

读高中时,麦麦提敏才开始用汉语写诗,没想到作品会被《诗刊》选上,一夜间成了“90后”诗人的新秀,备受关注。待到高中毕业,母校专门为他出版了诗集。

进入大学后,由于专业是自动化,周围的文学爱好者不多,虽然学校也有诗歌社团,但麦麦提敏总感觉能“对话”的人很少。

麦麦提敏唯一能和别人交流诗歌的渠道就是网络。“我们在网上聊诗歌,有了新作品也会相互阅读。”但这些方式,总让麦麦提敏觉得“成长”太慢。

如今,他也在加强学习和积累。“希望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向那些‘50后’\‘60后’\‘70后’\‘80后’的诗人学习,看齐。”

点赞者梁平(《星星》诗刊主编):中国的诗歌节正在出现“意外”和“新鲜”,我更愿意把眼光投向把我的同龄人推向沙滩的后来者——“80后”甚至“90后”诗人。尽管他们都处于生长期,但一列长长的队伍已经“浓妆登场”:熊炎、郑小琼、春树、余幼幼、茱萸、谢小青、玉珍等,他们告别了青春期的写作,诗歌的视野都已经打开。

新闻推荐

葡萄挂在藤上卖 看中哪串剪哪串

本报讯(樊俊尹波记者张立东文/图)8月10日上午,在嘉陵区大通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南充伊甸园农业专业合作社葡萄园里,记者看到一人多高的葡萄架上,一串串熟透的葡萄挂满枝头,三三两两的游人穿行其中,尽...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