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绸都不愁“绸”

四川日报 2013-02-01 16:51 大字

□本报记者 张立东

走在南充市区,“绸”元素不断撞入眼帘。看路牌,有以丝绸命名的丝绸路,看建筑,一座大楼也以绸命名,镌刻着丝绸大厦四个遒劲大字。而在年轻人的眼中,“丝绸之都”似乎仅限于这些符号,缺了实质内容,在老辈人看来,现在丝绸行业也没有上世纪红火了。

南充真的愁“绸”吗?尽管和糖业、盐业一样,丝绸业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调整阵痛,但南充的丝绸业并未凋敝,而是走了一条去粗留精、提档升级的发展之路。据南充官方统计,2012年南充丝纺服装企业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219亿元,出口1.1亿美元。“中国绸都”的称号依然名副其实。

翻看丝绸行业的发展史可以知道,南充拥有5000多年的蚕业历史,是我国四大蚕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也是四川省最大的丝绸工业中心。史料记载,西汉时,南充丝绸便成为朝廷贡品;唐宋时期,南充产的“顺庆大绸”饮誉京城,畅销“丝绸之路”;1915年,南充丝绸在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上获金奖,具有“享天宝物华之誉,胜苏杭品质之优”的美名。

南充具有发展蚕桑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鼎盛时期,南充年发种126万张,产茧2.71万吨,丝产量稳定在3000吨左右,蚕茧产量占全国的8%、全省的四分之一,丝绸工业年总产值超过10亿元,10万职工就业于丝绸企业。2005年4月2日,中国丝绸协会把“中国绸都”和“中国蚕丝绸生产基地”两块金字招牌授予南充。

近年来,南充市委、市政府倾力扶持茧丝绸产业,形成原料供应、织造、染整、服装及家纺用品、出口贸易等基本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南充丝绸行业中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获得高档丝绸标志产品认证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

新闻推荐

公务接待费用降六成 高档餐厅俯身求转型

本报讯(曹雪蓉记者张立东)在中央及省委“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号召下,酒店生意如何?3月2日,记者走访南充市内多家餐饮酒店发现,大众餐饮市场运行平稳,但高档餐厅的经营业绩下降明显。对此,南充市内多家...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绸都不愁“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