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培育了文化品牌 乐了老百姓

四川日报 2012-11-26 17:22 大字

政府出钱“请来”艺术精品——

11月25日,由河南省豫剧二团带来的豫剧《清风亭上》在成都落幕。这出“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在收获掌声的同时,也为持续近一个月的“2012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成都演出季”(以下简称“演出季”)完美收官。

“演出季”启动至今,先后有京剧《生活秀》、黄梅戏《雷雨》、越剧《梁祝》、京剧《魂系油气田》、豫剧《清风亭上》等五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在蓉城上演,既培育了城市文化品牌,又为老百姓带来了文化盛宴。

□本报记者 张良娟

政府“埋单”戏剧精品渐成文化品牌

“4个剧种10场演出,持续时间近一个月,观众达8000人次。”这是“演出季”交出的成绩单。

五场大戏,名家云集,仅梅花奖得主就有5位。除了“越剧第一小生”茅威涛之外,被誉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的吴亚玲、豫剧名家李树建、京剧名家关天栋都出现在成都舞台上,一展风采。“同时,这五台剧目均为近几年在国家级艺术类奖项中获奖的优秀剧目。”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爰飞表示,精品云集,不但让观众追捧,也让这一活动有了成为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础。

政府“埋单”,请来名家名戏营造文化品牌,这种情况不只出现在成都,南充也有。今年4月,南充市启动了“国家舞台精品艺术走进南充”大型工程,先后引进了舞剧《红军花》、歌剧《江姐》、昆曲 《牡丹亭》等数台国家舞台精品。“我们的目标是2个月一台精品。”南充市委宣传部文艺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活动将作为南充市的一个文化品牌,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王爰飞表示,为丰富市民生活,让文化品牌的培育具有连续性,今后每年,成都市文化局都将举办‘演出季\’活动,并邀请话剧、歌剧等更多舞台精品走进成都。

双管齐下一边惠民一边培育市场

“8000张门票有6000张是通过各种渠道免费赠送给市民的。”谈起此次演出季的门票,成都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蔡德明说,成都市文化局启动“演出季”的初衷就是向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让舞台艺术精品走进百姓生活,所以10场演出最终拿出了三分之二的门票,通过各种方式赠送给市民。

“不过,为了培养观众买票看戏的艺术消费意识,这10场演出还是留下了近2000张门票,在演出剧场及相关销售网点向市民出售。”蔡德明表示,出售的门票价格通常以20至50元的低价售出。

南充则采用的是政府采购和商演运作同时进行的方式。“一部精品剧目在南充演两到三场,政府会出资采购一场,将门票通过各种方式送给群众。”南充市委宣传部文艺科负责人说,剩余的场次则通过商演的方式来培育市场。

【记者手记】

精品惠民,好!

在成都以往的演出市场,活跃的往往是演唱会、话剧、音乐会等。想要看到黄梅戏、越剧等这样的地方剧种,可遇而不可求。而想要看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这样高水准的剧目,更是不易。

这回,成都与南充无疑是在尝新,这样的“主动出击”让人欣喜。这些举措,让人看到了政府服务意识的提升。是的,老百姓期待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精品入川,更期待服务性政府更加主动的作为,让大家享受越来越多的精神食粮。

新闻推荐

打造统筹城乡的活态样本

“明光新村就是棒,花园别墅一幢幢;规划设计讲科学,风貌格局都一样;电线管网地下埋,水泥路面到家门;名贵树木几百株,绿化建设实在好;公共设施配套高,看病读书不用跑;休闲广场早修成,唱歌跳舞喜洋洋;如今农民真...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