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充六和集团丝绸公司织绸厂工人张国芬周汉兵本报记者

四川日报 2012-07-15 18:21 大字

南充六和集团丝绸公司织绸厂工人张国芬:

□周汉兵本报记者王青山张立东

“张姐,怎样才能提高织绸的质量?”

“要做到腿勤,勤巡查;手勤,勤抚摸;耳勤,认真听;眼勤,勤用灯光照。”日前,记者来到南充六和集团丝绸公司织绸厂车间,只见张国芬一边认真巡查织机,检查绸子的质量,一边细致指导新工人。

“我是老工人,进入企业整整23年了,既是企业发展变化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张国芬介绍说,作为一个多年来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工人,她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特别关注。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在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对此,张国芬感到特别振奋,仔细研读了好几次。她深有感触地说,六和集团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品牌企业,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因为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工人,我最大的职责就是开好每一台机,用好每一寸丝,织好每一米绸;作为技术骨干,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技术无偿传授给其他工人。”张国芬说,平时在上班时,除了照看自己负责的10台织机外,还常常关注左邻右舍,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纠正,细心指导工友。“还有几年我就要退休了,我想把自己摸索出的一套‘看、摸、听、闻\’工作方法和断丝处理操作、机后断丝对接处理等优秀操作方法传授给更多的工友。”

“作为一名老职工,我感到企业目前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上对技术工人的培养重视不够,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质量也不高,而企业又恰恰非常缺乏技术人才。”张国芬希望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能从根本上建立对工人的技术教育和培养制度,为培养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党的十八大快要胜利召开了,拿什么向十八大献礼呢?”张国芬笑了笑,自问自答,“我是一名基层党代表和一线工人,每天多织一米绸,织好绸,把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工友,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新闻推荐

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办起流动党校把课堂搬到农家院落和

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办起“流动党校”,把课堂搬到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晏春本报记者王青山张立东7月20日,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一块空地上,人头攒动,挤满了背着兔子的群众。当天,大通镇“流动党校”...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