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办起流动党校把课堂搬到农家院落和
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办起“流动党校”,把课堂搬到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
□晏春 本报记者 王青山 张立东
7月20日,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一块空地上,人头攒动,挤满了背着兔子的群众。当天,大通镇“流动党校”利用逢场天,邀请当地的畜牧养殖专家任大维举办肉兔养殖技术培训班。“任老师,帮我看看,我的兔子这几天不爱吃东西。”“任老师,我家的兔子老生病,是咋回事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任大维围在中间,问个不停。
“肉兔厌炎热潮湿,喜欢干燥环境。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保持兔舍干燥整洁。”任大维耐心地向现场村民讲解肉兔养殖技术,并对现场村民背来的兔子一一进行了诊断。
这是当地“流动党校”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针对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于2010年办起了“流动党校”。他们把课堂搬到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面对面和村民交流,讲授党的政策法规、种养技术、致富信息等,引导群众发展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加油站”。
群众可按需“点单”听课
大通镇以前是一个传统的农业镇,2010年,嘉陵区委、区政府准备在大通镇15个村连片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但是当地村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度对现代农业技术持怀疑态度。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大通镇党委书记曾夏国看到症结所在。该镇从各行各业人员中,精心选聘了80余名优秀人才作为专兼职教师队伍,开办起“流动党校”。为增强“流动党校”的吸引力,除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外,还向村民传授农村实用技术。“三年来,‘流动党校\’先后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6期,上课1000多堂,5万余人次走进‘课堂\’。”
7月20日,记者在该镇“流动党校”办公室看到一份培训计划,2012年,该镇开出了社会主义和谐乡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如何当好新时期基层干部、农村常用法律知识、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防灾减灾等10多个专题学习“菜单”。
“干部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组织讲什么,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菜\’。”据曾夏国介绍,群众可以随时到镇上“流动党校”办公室登记自己想学的东西,办公室根据群众的需求和具体工作需要,精心制定一份培训“菜单”。
“流动课堂”架起“致富金桥”
“流动党校”的兼职教师陈杰是梓潼庙村的养殖土专家,当地村民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联合成立了“肉兔养殖小区”,大家遇到问题,就会跑去向他咨询。目前,该小区养兔农户达到了100多户,已建成标准化笼位20000个,年出栏肉兔10万只,户均养兔收入达3万余元。
“去年租了几亩果园,由于不懂经营,一直都在亏,今天参加了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真让我开了眼界……”今年5月,大通镇邀请果树专家开办了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梓潼庙村村民冯容听完课后,深有感触地说。在大沟头村,田野里柑橘树一株接一株,一片绿野望不到边。该村近三年引进业主,带动村民发展优质柑橘3万亩,每年镇上都要邀请农牧业局的果树专家现场指导柑橘栽植和管理技术。
“‘流动党校\’帮助群众发展了产业,架起一道道‘致富金桥\’。”曾夏国感慨地说。目前,该镇已形成蔬菜、水果、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
新闻推荐
□李琼会7月21日晚,京港澳高速17.5公里处,150名农民工不顾自身安危,在黑暗冰冷的洪水中伸出温暖的双手,将200多名被围困乘客成功营救到安全地带。这群参与救人的农民工中,有56人是我们四川籍兄弟姐妹,...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