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致富项目,每家的“小”变成区域的“大”,从而形成产业的规模经营“四小工程” 助力脱贫攻坚

南充日报 2016-07-15 07:23 大字

●本报记者 杨晓江

南部县是今年全省脱贫攻坚战首批5个计划脱贫“摘帽”县之一。过去的半年,南部人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坚持一切资源向脱贫攻坚主战场整合,一切能人向主战场集中,一切宣传向主战场聚焦, 一切制度为主战场服务,切实把省委、市委脱贫攻坚的每一项决策部署抓细抓实、抓出实效。

因地制宜 “小工程”显大效果

7月11日,南部县碑院镇林坝村村民张定科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顾不上煮饭,他首先来到自己屋前的家禽圈舍前,给饲料槽里添加粮食,鸡鸭争先恐后飞奔过来争抢粮食,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张定科原来是村里的典型贫困户,在南部县里开展“***”后,2015年,张定科利用1000元扶贫资金作本钱,搞起了小养殖,从最初的20只鸡,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只,一年收入3万多元。如今,他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周围3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张定科告诉记者,“在家门口搞点小养殖,投钱少见效快,帮助老百姓脱贫真的很实在。”

碑院镇林坝村地处川陕革命老区,交通闭塞、土地瘠薄,全村745人,贫困人口234人,贫困发生率达31%。但林坝村人不等不靠谋发展,干群同心抓攻坚,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脱贫奔小康的路子,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全域推进精准脱贫提供了鲜活的样板。

面对脱贫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南部县从办得了、办得好的“短、平、快”项目上着力突破。在听取了自下而上的意见后,南部县明确了发展小庭院、小养殖、小买卖、小作坊“四小工程”,有效破解了农村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夯实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

南部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谭必武介绍,“四小工程”即鼓励和支持贫困户栽植以脆香甜柚为主的果园、菜园、林园,开展生态水产和林下养殖,贩卖农产品或经营小商品直销店,进行竹木制品或方酥锅盔、川北凉粉等土特产品加工,从最现实、最直接的地方下手解决群众“增收难”。

南部县大堰乡三家沟村贫困户张体仁就是今天脱贫大军中的一员,他用帮扶干部支助的1700元钱购买1头母羊,产下了3头小羊。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头2000元的价格计算,3头小羊就可以卖6000元,平时自己勤快点,还可以打点散工,在村里的合作社挣钱,年收入过万元肯定没问题。为解决“无钱发展”的问题,南部县通过干部捐助、亲友借资、小额信贷、政策奖补落实“四小工程”启动资金,张体仁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目前,“四小工程”已规划落实到全部贫困户,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致富的项目,让每家的“小”变成了区域的“大”,形成了产业的规模经营。据悉,按照贫困户脱贫标准和“五个一批”要求,今年,南部县将重点发展“四小工程”6116户,到今年底,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将会走上像张定科和张体仁一样的脱贫路。

依托“三大水源” 解决脱贫“摘帽”短板

按照贫困村退出标准,今年,南部县计划完成60个贫困村“摘帽”。南部县经过综合分析、实地测算,这60个贫困村“摘帽”的最大短板是安全饮水和集体经济收入。

南部县为页岩地质,地下水矿物质超标,农村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返贫成了扶贫工作挥之不去的“顽疾”。为此,南部县委、县政府整合资金投入20多亿元,建成了“三源六厂九线+N”的城乡一体化全域供水体系。依托嘉陵江、西河和升钟水库“三大水源”,建设6个大型制水厂,铺设9条供水主干线,覆盖全县85%的农村地区;对15%受自然条件制约不能覆盖的地区,以村为单位建设集中供水站。目前,6个大型制水厂、9条主干线和99个集中供水站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到户覆盖率48%。南部县村镇供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60个“摘帽”的贫困村将于10月底全面通水,65万人将吃上与城里同等水质标准的安全饮用水。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招生地图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曹伯同)“通过这个招生地图,一看就知道了自己孩子应该在哪个学校读书。”7月18日,南部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正式启动,摆放在各学校及教育局门口的《招生区域地图》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