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小伙流浪异乡两地民警帮他找到亲人
●本报记者 杜杰 实习生 魏恺成
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看守所里,南充90后青年张小明(化名)因盗窃被拘留于此,从小流浪、性格孤僻的他,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和亲人在哪里。经过文安县看守所和南部县建兴派出所两地民警多方努力,近日,终于帮张小明找到了亲人。
男子盗窃被拘 个人身份成谜
“张小明,男,1992年出生(自报),民族不详,无身份证号,无户籍,无固定住所……”这是文安县看守所里关于留所服刑人员张小明的全部信息。据文安县看守所民警介绍,张小明因犯盗窃罪被拘留在看守所内。由于多年来一直流浪,造成张小明性格孤僻,甚至有些自闭,不仅说不清楚他的真实年龄和身份,也不知道他的家乡和家人在哪里。
看守所的管教民警没有放弃张小明,他们想帮张小明弄清身世,找到家人。为了打开张小明自闭的内心,管教民警格外照顾这个特殊的年轻人。从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到言语上的亲切问候、耐心交谈,慢慢地,张小明向管教民警敞开了心扉。
“我从小就被家人寄养给他人,记得先后被四家人收养过,收养我的人有普通农民、蹬三轮车的老人、有个体老板,我到过河南省南乐县,河北省保定市雄县、邯郸、霸州、文安等地。”回忆起自己没有亲情温暖的20余年人生,张小明说,为了生存,他只能一边流浪一边打工,最后迫于生计,他在文安县新镇辖区的一个厂里,因偷了东西被人抓住,被送到了派出所,才停止了流浪的脚步。
随着交谈的深入,管教民警从张小明口中得出了一个有价值的线索:他模糊地记得他爷爷叫杨士竹(音),父亲精神上有问题,老家在四川。当地派出所民警协助查询,发现四川省叫杨士竹的人太多了,无奈之下,管教民警只能让张晓明凭着儿时的印象对着网络上的照片进行辨认,可是连续辨认了一周,也没有任何进展。张小明的身世依旧是个谜。警方联手寻亲 再续中断亲情
无奈之下,文安县看守所管教民警只能重新调整寻亲思路。分析之后,他们决定从张小明被收养的地方查起。
“通过倒查,只要找到最后一家收养过张小明的人家,就能找到上一家收养他的人,再往上找,说不定就能找到他的家人。”确定了思路后,管教民警根据张小明的回忆,找到了河北省雄县北涞河的瞿某,并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了收养过张小明的几户人家,最终从收养张小明的张姓老人口中得知,张小明的爷爷叫杨建国(化名),是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人。
6月22日,管教民警通过电话与南部县建兴派出所的民警向祥文取得了联系。得知事情前因后果,向祥文立即联系到辖区内的杨建国老人,老人告诉向祥文,22年前,因为家庭贫穷和儿子患病,自己的确将孙子送给别人了。这些年一直杳无音信,没想到此生他还能得到孙子的消息。
“杨建国老人岁数大了,不方便到派出所,所以他将女儿杨丽萍(化名)的联系方式给了我们,文安县看守所管教民警和杨丽萍进行细节上的沟通比对,最终确认张小明就是22年前被送走的侄子杨全勇(化名)。”向祥文告诉记者,尽管22年已经过去,但杨家人一直惦记着杨全勇,听说他还活着,杨家人心里十分高兴和激动,他们想和杨全勇相认,给他家庭的温暖。
“感谢文安和建兴警方的努力,让我们亲人有了相聚的可能。”7月20日,杨丽萍表示,近期,杨家将派代表去河北文安,与侄子杨全勇相认。
新闻推荐
白天奔波于新闻一线,晚上常常写稿到深夜。 黑夜的宁静,使他的思维更清晰;强烈的工作责任感,随时提醒着他,必须保证报道真实无误繁星点点 照亮他的笔尖
●本报记者郭丹16年新闻生涯,《南充日报》记者张德利的足迹遍布南充城乡,全市400多个乡镇,他去过390多个。怀着对新闻工作的挚爱之情,他总是加班写稿到深夜,出色完成一系列重大新闻采访报道和...
南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