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奔波于新闻一线,晚上常常写稿到深夜。 黑夜的宁静,使他的思维更清晰;强烈的工作责任感,随时提醒着他,必须保证报道真实无误繁星点点 照亮他的笔尖
●本报记者 郭丹
16年新闻生涯,《南充日报》记者张德利的足迹遍布南充城乡,全市400多个乡镇,他去过390多个。
怀着对新闻工作的挚爱之情,他总是加班写稿到深夜,出色完成一系列重大新闻采访报道和南充市委中心工作报道,采写的新闻作品,获各级各类新闻奖的多达138件。
日前,张德利被评为全省“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
与时间赛跑之夜
“记者必须和时间赛跑,这是新闻工作的需要。”这位新闻战线上的老前辈,时常用这句话激励年轻记者。身材微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脸上随时挂着笑容,年轻同事眼中的张德利,就像一位温和可亲的老师。
肩负市委主要领导活动报道任务多年,张德利对于早出晚归的紧张工作节奏,早就习以为常。白天奔波于新闻一线,晚上常常写稿到深夜。黑夜的宁静,使他的思维更清晰,繁星点点,照亮了他的笔尖。
强烈的工作责任感,随时提醒着他,必须保证报道的真实无误。写稿时,他全神贯注,待完成工作回家时,已是凌晨时分。他轻脚轻手地走进家门,此时,家人们都已睡去了。
从2000年12月起至今,张德利出色地完成了中央、省领导来南充调研和市委主要领导活动报道,还采写了大量项目推动、民生改善、实体经济、依法治市等重点时政新闻报道。其中,由他采写的顺庆区棚户区改造,以《棚改的民本效应》为题,进行了机制、模式、效果方面的报道,被全国多家网站和纸质媒体转载。由他采写的顺庆“大林模式”的新闻报道,也在全国全省产生了影响。
坚守岗位之夜
2003年的一个夏夜,在南部县楠木镇上,闷热的空气和阵阵知了声交织在一起,挑动着人们躁动不安的情绪。但在镇政府的一间职工宿舍里,借居在此的张德利却顾不上周围的一切,聚精会神地写着稿件。尽管腿上的伤口仍隐隐作痛,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
楠木镇黎家庙村20多年里,有30多个家境贫寒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张德利的腿伤,就是在当天前往黎家庙村采访农家子弟重视读书的故事时所致。当天,突遇恶劣天气,雷雨交加,山高坡陡路滑,张德利不慎跌倒。为了不耽误采访,他就近到一个村医家简单包扎后,就匆匆赶往黎家庙村挨户采访。
由于长时间伏案写作,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2003年9月,张德利的右眼视网膜脱离。做完手术后,医生叮嘱他至少要休息半年,才能再从事文字工作,可一个月后,他又开始采访写作。“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一根泥鳅,变了泥鳅,就不怕泥巴糊眼睛。”张德利说。
“新闻工作,是一个十分辛苦的工作,必须舍得付出,才有收获。”对于自己挚爱的新闻事业,张德利的付出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他采写的通讯《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把百姓的事办好———记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的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北湖公园到底姓“公”还是姓“私”》等篇目分别获得中国地市报二等奖;通讯《棚改的民本效应》分别获得中国地市报和四川省好新闻二等奖。通讯《有板有眼的民情“110”》和《积小善汇聚无疆大爱》分别获得地市好新闻二等奖、中国城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参加工作以来,张德利累计获得各级各类新闻奖138件。
思念母亲之夜
16年新闻生涯,张德利的足迹遍布南充城乡,全市400多个乡镇,他去过390多个。在他身上,似乎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对于家人,他更是疏于照顾。2010年8月,张德利的老母亲突发重病,母亲叫他回家看一看,可当他刚回到老家医院看望母亲时,南充突发洪灾。一边是迫在眉睫的采访,一边是应尽的孝道。他匆匆向家人作了交代,马上打车回南充投入采访当中。
当年10月19日,张德利的母亲病情再次加重,老家的人叫他回去,正在前往阆中采访夜路上的他,焦急地往回赶。老人最后见到他时,心疼地嘱咐他要保重身体,不要成天忙于工作。感动的眼泪顷刻湿了他的眼眶。
新闻推荐
●人民网记者陈曦七月盛夏,四川省南部县大堰乡封坎庙村,骤雨初歇,碧空如洗。青山绿水间,三座巨大的白色塑顶大棚十分惹眼,这就是村里的温氏肉鸡饲养场。场区的大棚、道路、卫生间、仓库及其...
南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