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点点寄相思

南充晚报 2019-10-30 00:43 大字

■ 记者 杜杰/文 陈村铭/图

9月22日下午5时40分,43岁的张晋铭因病医治无效, 永远地停止了心跳。9月26日下午1时40分,在张晋铭遗体告别仪式上, 数百名干部群众自发到殡仪馆为他送行。

“晋铭生前没给组织添麻烦,走后更不会向组织伸手要求解决困难。”张晋铭的妻子李敏说。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总是‘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生活中,他乐观善良、风趣幽默;在工作上,他雷厉风行、兢兢业业。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 更为失去这样的父亲感到悲痛。”张晋铭的女儿张洪宁说。

正是“挽联副副写真情,泪痕点点寄相思”。

“握着他的手,全是欢乐事”

“妈妈,你在家里千万保重身体,姑姑说会时常来陪你的。”陪着妈妈料理完父亲的后事, 张洪宁忍着悲痛回到绵阳继续求学。今年上高二的她,学习成绩很好,尤其是外语成绩十分突出。

“爸爸,我想高考报志愿时填外交学院,我以后想当一名外交官。”

“爸爸支持你,到时候爸爸一定和妈妈一起,把你送进大学的校园里。”

中秋节放假回家,父女俩这样约定。如今这个约定,爸爸却“食言”了。

“一看到那个家里熟悉的摆设,仿佛晋铭就从没离开过, 他还坐在沙发上看材料,他还躺在床上休息。”收拾完丈夫的遗物后, 伤心的李敏暂时搬出了夫妻俩共同住了十几年的家。

“9月21日,尽管是周六,晋铭仍然起得很早, 一起床还在看他定点帮扶的贫困户家庭情况台账, 嘴里还念叨着抽时间要再去帮扶村一趟。” 李敏回忆说,早上喝了鱼汤、稀饭的张晋铭,半个上午精神状态就逐渐变得不好, 原本在沙发上看扶贫资料,身体有些坐不住,她见状便和姐姐张清华一起, 扶着他平躺在沙发上睡了过去。

中午,姐姐煮好鸡汤和稀饭,端到沙发旁,张晋铭却硬撑着起来,自己坐到餐桌旁吃了下去。吃了饭,又躺下,又是一阵昏睡。

晚饭时,张晋铭已经起不来了。在床边,李敏扶着他的身子,有明显下坠的感觉,姐姐喂他鱼汤,汤汁顺着他嘴角往下流……

“他干瘪无力的手掌,已没有回握我手的力气。” 李敏将丈夫的手紧紧握住,她眼看着丈夫昏迷过去,摇喊不醒,李敏泪如雨下,在模糊的视线中,她和丈夫相识相知相守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

2000年, 张晋铭和李敏在阆中市博树回族乡因工作结缘, 并不宽裕的他用100多元买了一大束玫瑰花,她既心疼钱又满心欢喜;2003年,他和她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喜结良缘;2004年4月, 女儿降临人世, 她抱着女儿, 他把她揽入怀中;女儿长大,一家三口去北京、去云南、去成都旅游,合影上笑容灿烂……

9月22日凌晨1时半, 伴随着救护车急促的警报声, 张晋铭被送进阆中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9月22日下午5时40分,张晋铭因癌症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43岁。

“握着他的手,全是欢乐的事。”可李敏今生再也无法握住张晋铭的手了。

“最后一次走,他回头望了又望”

秋深冬浅,风冷雨斜。距离阆中市区50多公里外的宝台乡赵家沟村, 因为张晋铭的离开而陷入沉寂。

56岁的任齐站在自己去年搬进去的新家院坝, 望着家门前通向村外的水泥道路愣住了神。在外地当“倒插门”被赶出家门, 只有一辆摩托车、 两个木框的他,于2016年回到老家赵家沟村,连个遮风挡雨的落脚点都没有。 在张晋铭的帮扶下,短短一年多时间,他住上了新房,娶了媳妇,发展起了养殖业,1000多只鸡鸭鹅让他年收入达到6万元。他怎么都不愿意相信,自己日子越过越好,帮自己的恩人却突然走了。

“像我们亲生儿子一样,每次来都嘘寒问暖,帮我们做农活家务,带着我们去看医生。他为我们做的事,大多看起来平平常常,可一件件、一桩桩,堆起来就是一座大山啊!晓得他走了,我们老两口心头都像压了一坨大石头, 喘不过气来!”年过七旬的村民赵克全、 蒲桂芝掩面哭泣。

“他不嫌弃我屋头臭,经常坐在我床边和我摆龙门阵, 还自己出钱给我买了一台电视机, 今年国庆节我还在家里看到了大阅兵。”因脑膜炎后遗症,有些反应迟钝的村民赵克吉说起张晋铭来,话也不少。

“屋头抽水泵坏了,张常委很快就找人来修好。 这条水泥路还是他带头帮我修到家门口的。”村民任桂华说,“最后一次从我这走,他回头望了又望,哪晓得这么好的一个干部突然就走了。”

从2016年6月到他离去,3年多来,张晋铭就像一个能量漩涡, 从一名普通扶贫干部,到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他和他的扶贫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做了一件又一件实事:

先后修建了村级卫生室、文化室、文化广场,新建水泥路8.19公里,共实施危房改造95户、易地扶贫搬迁11户、土坯房72户, 使全体在家农户都住上了安全住房。

先后两次实施管网延伸工程, 使全村95%的农户安装上了自来水。

投资40万元建成脱贫奔康银杏产业园60亩,吸纳全村69户贫困户入园;投资40万元新建屯水鱼田5处,培育养殖大户2户……

“既然做了他们的帮扶责任人,老百姓脱贫致富就是我的责任。” 张晋铭常说,“我将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让赵家沟村的老百姓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34天的同事,一辈子的怀念”

按照组织的人事调动安排,今年8月20日,赵光学履新阆中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来到单位后,赵光学就了解到张晋铭身体不是很好。

8月21日,张晋铭主动去赵光学办公室汇报工作, 赵光学了解他身体状况后劝他休息, 他说:“只是个肝囊肿, 不碍事,况且人在世上,就是要多干点工作。”

8月23日, 张晋铭找赵光学请假一周,说要去上海检查身体。赵光学问他,“家里有没有困难需要组织帮忙解决?”张晋铭说没有。 赵光学再次提出给他减少工作量,张晋铭拒绝了,他说:“共产党人在有生之年,就要活出生命的价值。”

9月22日上午,在阆中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赵光学最后一次见到张晋铭,他就静静地躺在那里。

“张晋铭同志是铁腕治腐的纪检战士,是铁骨柔情的帮扶干部,是铁打铜铸的共产党员, 是铁面心善的良师益友,尽管我和张晋铭同志只做了34天的同事,他却给我留下了一辈子的怀念。”赵光学说。

如今,张晋铭的同事总会时不时打开阆中市纪委监委的微信公众号“阆苑清风”,点击进入9月19日推送的那则消息,里面有他们的张常委此生最后一张工作照:

灯光明亮的阆中市纪委监委会议室内,他短短的头发、黑瘦的脸,坐在第一排中间,双手交叉,手肘撑在桌子上,桌子上有一本翻开的笔记本,一支笔躺在上面,一杯新泡的茶,冒着热气,茶叶还没来得及沉入杯底……

他的身边,是一起奋战在反腐败斗争战线上的同事;他的背后,墙壁上高悬着“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16字铮铮誓言……

“张晋铭同志的工作是平凡的,生活是简朴的,但他却用生命诠释了一位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 责任与担当,诠释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谛。”南充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伍定说。

日前,中共南充市委已追授张晋铭同志为“南充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将张晋铭同志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大先进典型,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向张晋铭同志学习活动。

张晋铭的一生,充满着共产党人无限忠诚的信仰;他的一生,践行着党员干部的忠诚、干净和担当;他的一生,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挚爱的纪检监察事业而鞠躬尽瘁。他就像傲然挺立的翠竹,坚韧不拔,无畏风雨,高风亮节。

再回首,望一望他最后定格的音容笑貌;再追忆,念一念他长存人心的名字———阆中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张晋铭。

新闻推荐

央视播音乐风光片 邀请你到嘉陵江畔来

■南充晚报记者张驰文/图10月23日和24日,央视15频道《乐游天下》栏目以专题音乐风光片的形式,连续两天分两个时段,播出...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