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公布南充市12个体验基地上榜南部皮影戏、阆中皮影戏获得联合国“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授牌

南充日报 2019-07-17 03:37 大字

本报记者 杜杰 摄

"> 本报记者 杜杰 摄

" target="_blank"> 本报讯(记者 杜杰)7月16日,在第七届非遗节动员部署会暨四川省非遗保护管理干部培训会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171个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南充市12个体验基地榜上有名。

据了解,171个体验基地遍布全省各地,涵盖了非遗十大类别,是四川省特色非遗项目和传承实践、传承成果的典型代表。南充市上榜的体验基地共计12个,包括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仪陇剪纸、阆中皮影、南部皮影等独具南充特色的非遗项目。

“南充市所上榜的体验基地均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氛围,可为游客提供非遗项目互动体验,增加游客对南充市非遗技艺和特点的认知与感受,增加旅游的文化价值。”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唐继康表示,南充市正以非遗项目为核心,旅游线路和景区景点为依托,推进非遗元素与旅游线路融合,与知名景区融合,与旅游服务融合,与旅游体验融合,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目标。

此外,会上还对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通过,正式列入联合国“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阆中皮影戏、南部皮影戏进行了授牌。阆中王皮影博物馆馆长、川北皮影艺术团团长王彪和南部县文化馆馆长邓太忠登台接牌。

据了解,目前四川省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7项。“南充市是全省唯一一座拥有两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的城市。”唐继康说。

◆相关链接1

南部皮影

南部皮影起源于南部县马王乡,自清代开始流传,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其外形、表演、音乐都有很强的川北地方特色。 马王乡观音山村的何应贵在继承了川陕皮影戏的基础上,又在材料选择、皮张厚薄、雕刻制作、屏幕(俗称亮纸)透明度及皮影人物造型上, 都进行了不少改良, 传承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川北何”皮影。

近年来, 马王皮影与地方加强合作, 不仅增加了马王皮影的传承人数, 同时在剧目上也更丰富,更贴近现实,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与受众的需求,为皮影带来更多活力。 从家族传承到面向社会的开放性传承,南部皮影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阆中皮影

阆中皮影戏有300余年历史,长期扎根于川北民间,有极大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曾经到国内外多地演出,获赞“这才是真正的东方艺术!”

随着时代发展,阆中王皮影第七代传承人王彪、王访兄弟对皮影的表现风格和配乐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同时,他们还不断探索,创作了一批适宜青少年欣赏的剧目和现代人物造型的皮影。

如今,王皮影已经有了第八代传人———王小兵, 虽然是位“80后”,但是其已经有了很高的表演水平。此外,王彪还开办了培训班,全国各地学员都来系统学习王皮影的造型设计及雕刻工艺,彰显了王皮影在传承思路上的改变与创新。

◆相关链接2

第一批四川省非遗项目体验基地南充入选名单:

阆中皮影体验基地

南部皮影体验基地

川北大木偶体验基地

川北灯戏体验基地

仪陇剪纸体验基地

阆中丝毯织造技艺体验基地

阆中醋传统手工酿造体验基地

保宁醋传统酿造体验基地

川北凉粉制作体验基地

松溪内家拳体验基地

嘉陵江船工号子体验基地

丝绸小镇丝绸传统织染体验基地

新闻推荐

中国绸都“丝绸女神杯”模特大赛启动今(16)日起开始报名,报名时间将持续到8月9日

本报讯(记者王康羽)今年9月,以“新时代、新丝路、新未来”为主题的2019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将在南充举办。7月15日,记者获悉,为...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