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柏垭桑葚采摘节开幕,实现蚕桑产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借力乡村游 传统蚕桑产业焕发新活力
连片的桑田里,紫红色的桑葚挂满枝头,阳光照射下,娇艳欲滴。采一粒细细品尝,酸甜中带着初夏的味道。5月12日,一年一度的阆中市柏垭镇桑葚采摘节在柏垭镇铺垭村观音寺广场拉开帷幕,上千游客云集于此,体验桑葚采摘的乐趣,感受田园乡村的魅力。
A 举办采摘节 蚕桑产业转型发展
柏垭镇铺垭村村道两侧,是近千亩果桑采摘体验园。园内郁郁葱葱的桑树成排成行。微风浮动,桑葚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游客们穿行在桑树林间,享受着采摘乐趣(如图)。从2015年举办首届采摘节,到今年已是第三届。每年5月的桑葚采摘节,成了柏垭镇最热闹的乡村集会。
“前两届接待游客均超过1万人次,今年预计超过2万人次。”柏垭镇果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德龙介绍,日渐火热的乡村旅游背后,是传统蚕桑产业走过的转型之路。
作为全省30个蚕桑基地县(市)之一,阆中的蚕桑产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鼎盛时期有桑园9万亩、桑树1.2亿株。然而,随着传统蚕桑产业的衰落,如今,阆中市现有桑园面积仅1万亩、桑树1000万余株。
如何推动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发展?早在几年前,阆中市蚕桑管理部门便开始了尝试。“去年召开的南充市第六次党代会和阆中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为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阆中市蚕桑指导站站长张军介绍,“按照南充市打造‘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和阆中市‘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我们在蚕桑产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探索。”在对桑园进行优化布局时,该市重点选取适宜观光采摘、经济效益更好的果桑产业,并在水观、宝马、柏垭等地进行推广。
平台搭好了,如何吸引游客?柏垭镇党委、政府决定,依托交通优势,以及铺垭村的果桑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融入阆中“半小时乡村旅游圈”。
“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将果桑采摘体验园打造成为全市知名的乡村旅游景区。举办桑葚采摘节,让柏垭桑葚成为叫得响的品牌。”柏垭镇镇长刘才文介绍说,每年桑葚采桑节期间,还举办“登黑风灵山、赢红包大奖”等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提升了桑葚采摘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短短几年时间,一个集以桑养蚕、桑果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逐渐形成,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游客人数的增加,带来的是实打实的经济效益。今年的桑葚采摘节期间,综合收入预计超300万元。
B 延伸产业链 果桑产业成致富热点
临近中午,铺垭村果桑种植大户许文为桑葚采摘节专门搭建的销售点边,前来购买桑葚的游客依然不少。装袋、称秤、收钱,许文老两口忙得不亦乐乎。
前两年,从攀枝花某企业退休回乡居住的许文,看准了果桑产业的市场前景,投资50余万元,率先在村里发展果桑产业。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如今他种植的果桑面积超过150亩,年产桑葚近5000公斤。
“采摘节期间销售的量约占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但我并不愁销。”许文的底气源于一纸合同。早在铺垭村果桑产业发展之初,该市蚕桑部门便协调圣果酒业有限公司,与合作社及种植户签订保障性购销合同,解决果桑销路问题。
圣果酒业公司负责人龚大刚告诉记者,为深挖蚕桑资源,该企业成立了蚕桑资源创新应用研发中心,联手柏垭镇果桑产业合作社,在铺垭村建设绿色有机食品桑葚基地。
“在科研单位的技术指导下,园内栽植了‘嘉陵30号’\‘嘉陵40号’\‘无核大十’等多个品种的果桑,完全采取无公害标准栽培。”田德龙向记者介绍说。
许文的销售点里,除了新鲜的桑葚,还有大球盖菇、中药材等桑树下间种的有机产品,亦受到游客的青睐。通过“科研单位+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目前铺垭村形成了以桑果生产为主,桑葚茶、桑葚酒、桑葚醋、桑葚饮料等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的可喜局面。
产业链条的延伸,实现了果桑产业的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为村民找到了脱贫奔康的新途径。
在果桑采摘体验园内从事日常管理等工作,60多岁的铺垭村贫困群众田远金仅劳务收入一项,一年就超过7000元,加之自家两亩多果桑以及土地流转的收入,脱贫的目标已经实现。
在铺垭村,依托果桑产业摘掉贫困户“帽子”的群众不在少数。业主大户始终坚持贫困群众优先用工原则。合作社将全村18户、52名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其中,带动其共同发展。一系列措施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实惠。
更令村民们开心的事也正在实施之中。据悉,为增强桑葚采摘节的旅游带动作用,目前,合作社已与阆中市某旅行社达成合作协议,开通桑葚采摘旅游专线,方便游客前往村里观光旅游,体验农事活动。
新闻推荐
阆中市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