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倮罗说春: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

南充日报 2015-03-04 19:44 大字

●王斌

2月28日,阆中市桥楼乡村民王玉明一大早便出门了,他是这一带有名的“春倌”。大红的绸子衣服搭配略为宽松的黑色裤子,一张木质面具、一个马锣,便是他的全部行当。乡场上的大部分店铺已经开门营业,王玉明要为店家表演“倮罗说春”。“一送主家千年富,二送主家万年红,三送金银填四海,四送主家大发财。”在古城一家杂货铺子里,在马锣清脆而有节奏的伴奏声中,王玉明哼唱起来。店家递上一张50元的钞票以表酬谢。

“说春”历史由来已久

“说春,就是‘春倌\’说唱歌谣。”阆中本地民俗文化学者李文明告诉记者,商朝设六部,春官为六官之一,掌管礼制、祭祀、历法等事,每年立春日召开春官大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其职责逐渐起了变化。自先秦以来,由于文化及其他客观因素限制,人们思想混沌未开,对时令季节无较精确的掌握,政府为发展农业,每年“立冬”后,皇帝将新一年的《节气表》逐级下传,地方庙会“拜春”后,把《节气表》分发给各路春官,让春官通过“说春”的形式分给各家各户,教会人们时令季节。由于常年“说春”,说词熟烂于心,春官更即兴编词,且词义多以祝福为主。汉朝时期,春官用唱的形式“说春”,形成了“春官歌”。明、清时代,春官变成主管天文历法的专职人员。究其渊源,“春”为“时令”,“官”为“特指报春的人”,这与《周礼》、《左传》等史料记载的朝廷官员有本质区别。后来,一些生活贫困的人通过唱“春官歌”乞讨谋生,“春官歌”因此流布民间,“说春”人也被称作“春倌”。

“说春”唱词题材广泛

逢年过节,王玉明的侄女王炳香都会和他一起表演“倮罗说春”。“祖辈都‘说春\’,外公把‘倮罗说春\’传给母亲,母亲又传给我。”王炳香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她的外公王模是阆中、剑阁一带有名的“春倌”。

“阆中各地都有‘说春\’人,但‘倮罗说春\’是我家祖传。”王玉明说,“倮罗说春”已有400余年历史。

在桥楼乡的王氏家族,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倮罗本是一个神仙,因触犯天条被贬人间。为保住神位,倮罗藏在昆仑山中修炼。因怕天庭知晓,他每晚三更上山修炼,一次不小心摔下山来,把下巴摔掉了,他便带上一个脸谱,成了没下巴的小仙。为纪念这位神仙,“说春”人总要带着没有下巴的面具表演。

物质条件相对紧缺时,王炳香的外公一家靠“倮罗说春”维持生计。外公随身携带一根打狗棒,背着装有中药材的布囊,和王炳香的母亲常年奔波在外。外公去世后,王炳香的母亲便不再表演“倮罗说春”。王炳香老家的箱子里,还装着数张面具。木质的面具雕刻精美,记载着王炳香对外公的回忆。从小耳濡目染,王炳香很小就会表演“倮罗说春”。

“头戴春帽穿春衣,脚登春鞋来说春。十月里的小阳春,那时说春才出门。自从说了这一段,春根生来开财门。不知说得全不全,都是前辈传子孙。说的尽是春天话,春满人间处处春。这是《春根生》的片段。”王炳香说,“倮罗说春”的唱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说春”传人后继乏力

近年来,阆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一些民俗文化重新走入人们视线。王炳香有机会再上舞台,为父老乡亲表演“倮罗说春”。

“表演‘倮罗说春\’记忆力要好。”桥楼乡文化站站长苟大虎说,“倮罗说春”的内容丰富,七十二行,行行有歌谣。唱词大多是祝愿主人家平安吉祥,发财致富等。

如今,“倮罗说春”的内容有了很大改变。桥楼的风光、阆中的民俗被融入到唱词中。“说唱的内容可以编创,一般是七字成行,要求押韵。”苟大虎说,唱词一般欢快动听,吉祥喜庆如《上梁大吉》,婚丧嫁娶如《嫁女》、《十月怀胎》,历史典故如《桃园三结义》、《梁山一百单八将》,祝福祝寿类如《八仙庆寿》、《说花甲》等。“说春”人要才思敏捷,见到什么说什么,见农耕说《二十四节气歌》,见药铺说《药王春》,见过年说《过年春》。

王炳香说,丈夫不愿意她外出表演“倮罗说春”,认为她“丢人现眼”。儿子也劝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用不着挣那个钱。“但我还想继续说下去,把这门民间技艺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千人义务巡逻 构筑安全“防火墙”

"target="_blank">●邓斌在阆中城区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一群佩戴“红袖标”的义务巡逻队员的身影。该市开展“平安阆中”百日整治专项活动以来,组建多支义务巡逻队,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维护社会治...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