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设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

四川日报 2013-07-24 15:31 大字

加快建设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是阆中立足市情、着眼特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夯实底部基础而实施的新战略,由此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川东北经济区和南充次级突破的重要支撑。

□蒋建平

阆中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阆中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其风水、春节、三国、科举文化在国际国内有着重要影响。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综合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4,10多万群众吃上了“旅游饭”,阆中也由此成为秦巴山区和嘉陵江旅游区的龙头。

省委作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部署,为阆中的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阆中的优势、希望和出路,都在旅游。立足既有基础和发展现状,阆中确立了“建设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夯实底部基础”的部署,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确保到2017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成为川东北经济区和南充次级突破的重要支撑,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凸显特色优势,建设休闲名城:积极打造国内一流旅游品牌。大力提升古城核心景区品质,恢复道台衙门、文庙等标志性景点,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古院和文化特色街区。积极培育国际水准的休闲产业。做好山、水、城结合和文化旅游互动两篇文章,打造三大休闲产业带,深度开发嘉陵江水上游乐,推出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力承办好2013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主动联合小平故里、剑门蜀道、朱德故居等周边景区抱团发展,形成川东北旅游产业集群优势。按照“巩固成渝西、拓展长珠环、瞄准港澳台、开发东南亚、吸引欧美澳”的思路,开拓国际国内客源市场。

突出统筹协调,促进全域发展:围绕旅游兴产业,阆中积极对接旅游发展,把食品医药、轻工丝纺产业作为工业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生态休闲农业,努力推进三产互动。围绕旅游建城市,按照“保护古城、提升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推进城市景区化。抢抓培育川东北城市群和《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把阆中列入重点开发区域的机遇,按照“50—6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规模建设区域性大城市。深入实施“名师规划”战略,将阆中建设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特色城市。同时,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取向,努力形成“中心集镇、特色集镇、一般集镇”分类发展的城镇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围绕旅游惠民生,把旅游作为群众就业创业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姜、肉牛、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促进市民、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并用旅游收入加大惠民力度,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同步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创新发展举措,增强跨越动力:着力破解要素瓶颈,把项目推动、投资拉动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引擎,对接全省招商引资“三项活动”,按照“瞄准上市公司、瞄准500强企业、瞄准行业龙头”的思路,招商选资,招大引强。依法依规推进金融创新,全面清理闲置低效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着力完善交通体系,加快兰渝铁路建设,争取营(山)仪(陇)、绵(阳)万(源)高速过境阆中;改造升级过境国省干道,采取BOT方式新建“仪陇—阆中—南部”一级旅游公路;与民航飞行学院合作,加快阆中机场复建;推进嘉陵江航道渠化及港口建设,全面提高旅游城市的可进入性,切实降低物流综合成本。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砍减审批事项,精简办事流程,缩短办结时间。规范经济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的经济环境。认真贯彻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坚持“作风从常委抓起,逗硬从领导落实”,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环境。

(作者系阆中市委书记)

新闻推荐

阆中街头的流动风景

“春节老人”赐福——□张晓东本报记者张立东文/图在南充阆中,这里的“春节老人”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春节老人”的由来有些久远。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落下闳由故乡阆中到京...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