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引领文明生活新风尚

绵阳日报 2019-09-02 08:03 大字

□本报记者赵斌文/图

“生活环境好了,身心愉悦又健康。”8月28日上午,梓潼县马鸣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现场会后,记者随百余镇、村干部走进马灯村观摩,在一组最美农家小院示范户白中林家看到,房前屋后的紫荆花尽情绽放,室内室外干净、敞亮,各类物件摆放有序,面对一片赞许声,女主人王萍既激动又有些羞涩。

沿着整洁的村道,耸立着一幢幢风貌迥异的农家小楼。小楼前后,是一片片即将丰收的稻田和一棵棵盛开着粉红花朵的紫荆……初秋的马灯村,随着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全面展开,一幅生态美好、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

“以前村里的生活垃圾、白色垃圾等到处乱扔,又臭又脏,也没人过问。”身着橙色外套的村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成员赵朝军说,“现在不是这样了,不仅有人过问、有人专门清理,而且大家都养成文明的习惯了。美丽的乡村就得靠大家一起来维护。”

远处,一中年妇女从家中提了一袋垃圾,走向村道边写着“垃圾要分类,生活要品位”的垃圾回收站,推开其中一个标明“可回收垃圾”的窗户,将垃圾扔进去(如图)。“我扔掉的是家中破烂的塑料盆和铝锅,还有不要了的牙刷、牙膏皮,这些垃圾都是可回收的。”这名叫白小菊的村民告诉记者,丢垃圾的地方,以前是个臭烘烘、乱糟糟的垃圾收集点,所有的垃圾都堆在一起。现在经过改造,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还实行分类,大家扔的时候也不再随意乱扔了。

“通过我们大力宣传、引导,现在村里的垃圾做到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马灯村支部书记薛洪介绍,今年,该村被列入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村。

马灯村位于改道后的国道108线旁,毗邻七曲山风景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该村积极行动,按照“无垃圾、无污水、无旱厕、无危房、无乱堆乱放和有管理机制、有形象提升”的标准进行集中整治,成立了村环境卫生监督员、环境卫生志愿者服务队、环境卫生保洁队,要求每户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庭院大扫除,村环境卫生志愿者服务队每月完成一次臭水沟、污水沟清理,每个村民小组每月组织一次路边、沟边清洁大行动。

为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村里还建立了村规民约相关制度,设立红黑榜,开展“卫生星级示范户”“最美农家小院”等评先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

“今天来实地看了、比了,找到了差距,也明白了努力方向,我们也要迎头赶上,不掉队。”现场观摩后,阳坪村支部书记张平等颇有感触地说。

新闻推荐

“畅游梓江” 南充健儿获多项冠亚军

本报讯昨(26)日,记者从南充市游泳运动协会获悉,8月24日至25日,南充市游泳运动协会的参赛选手一行53人,在绵阳市梓潼县参加...

梓潼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梓潼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