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党旗飘扬在抗旱一线——梓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抗旱减灾纪实

绵阳日报 2013-05-01 08:25 大字

目前,全县1.8万党员干部共出动服务队350支、派出技术人员851人、送水6530人次,在抗旱救灾中树立了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的良好形象。

自2012年11月至今,梓潼县遭遇大范围冬干春旱,累计降水量仅13.9毫米,比往年同期减少69.7%。截至4月初,全县小春播种面积368559亩,受灾面积144802亩,占播种面积的39.3%;成灾面积84705亩,占播种面积的23.0%;绝收面积30386亩,占播种面积的8.2%。8873户25923人饮水困难。

灾情就是命令,全县各级党组织立即行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在抗旱减灾保民生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责任从群众中来 信任到群众中去

面对严重旱情的肆虐,县委、县政府紧急召开全县抗旱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把保民生、助春耕作为当前抗旱减灾工作的核心,齐心协力打好抗旱减灾攻坚战。

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把抗旱保收作为各级党员干部转作风、暖民心、保民生、促发展的具体行动。县委组织部成立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与受灾地区人畜饮水困难户结对帮扶送水;县水务局积极帮助受旱区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供排水问题;县农办和县农业局等单位组成抗旱工作指导小组,及时深入乡村院落与田间地头,准确掌握旱情,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及时改种、补种旱粮、蔬菜等经济作物,尽力把群众损失降到最低;县财政局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配备运水、储水设施设备;县消防支队启动“红水桶”行动,组建4支抗旱突击队赴全县各个受灾乡镇,解决群众和牲畜饮水困难。受灾严重的二洞乡党委号召全乡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社干部等230余人组建成立了8支党员志愿服务中队、31个党员志愿服务小队指导抗旱减灾工作。

办法从群众中来 服务到群众中去

在旱灾面前,全县各基层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在生产生活一线筑起了一座座坚实的战斗堡垒。

许州镇第一时间将“四进村”干部(党建指导员、政法干警、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干部)和乡镇机关干部组成了党员干部抗旱突击队,同时全镇20个村组建了以党、团员为骨干的抗旱小分队,配备了便携式提灌设备和抗旱水桶,哪里旱情严重突击队员就出现在哪里。目前,许州镇已帮助旱情严重村的村民浇灌玉米、花生等粮经作物2300多亩,为1400多户农户提供节水灌溉、维修水渠等技术服务。

自强镇党委引导农户学会念“节水经”,缺水期间,乡镇机关干部除了在插秧、育苗、选种等农技上指导帮助村民,在蓄水、运水等灌溉环节帮助村民,还组织全镇群众整治山坪塘、拦河堰等10处,维修水渠近1500米,最大限度保苗减少损失。

模范从群众中来 示范到群众中去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在旱灾严重乡镇,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有的奔波于田间地头指导群众保春耕,有的组织群众寻找应急水源,有的自购工具义务为困难群众送水解困,在抗旱救灾中讲党性、树形象、解民盼、提能力,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洞乡党委书记白林智与农业科技人员一道,夜以继日奔波于灾情严重的和平村指导群众抗旱救灾。他在和平村为当地20多家农户指导了旱育秧栽培等技术,并提出“‘走旱路\’种旱粮,将‘望天田\’改种玉米、大豆、杂豆或其它经济作物”的思路。目前,全乡育播旱育秧1000多亩。和平村党支部书记杨小平在自家受灾严重的情况下,每天既要组织和平村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有序为人畜饮水困难群众输送生活用水,又要腾出时间为自己帮扶的梁仕达、梁洪、梁仕润等3户人畜饮水困难群众送水上门。

三泉乡将所有大学生村干部组成了服务队,走村入户宣传抗旱知识,帮助村民给山坪塘蓄水、提水灌溉、渠道清淤等,实现了该乡1400多亩水田基本蓄水,1600亩受灾小麦旱情得到缓解。自强镇党委副书记冯松每天清晨7点就踏上了送水之路,定时为村里的五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挑水,目前,他已为300多户村民送去了饮用水。 (张佑君本报记者黄中伟)

新闻推荐

梓潼产业强县开放活县

【核心提示】素有“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美誉的梓潼,是川西北典型的丘区农业县。“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梓潼县经历了凤凰涅槃,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变,人民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