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沃土返乡创业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绵阳日报 2020-12-18 07:23 大字

□本报记者李锦辉

挽起袖子、裤脚,与乡亲们一道打窝、栽苗,天天忙得不亦乐乎。近日,在盐亭县玉龙镇新家沟村青沐农场,农场主杜志一边栽苗一边和乡亲们探讨种植时令水果的注意事项,欢声笑语不时在田间地头回荡。

一提到杜志,乡亲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他创办的青沐农场使得村里很多脱贫户和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带动乡亲们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在农场里劳作的乡亲们告诉记者,自从有了青沐农场,每个月都有收入,还能照顾家人,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我年轻时,一心当兵报国,把三年青春献给了军营。退伍后,我辗转很多地方工作,但是家乡一直让我牵挂。”杜志告诉记者,每次回乡探亲,“勤劳致富”“产业兴盐”“支持返乡创业”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这让他萌发了返乡创业的念头,并得到了家人的肯定。

几年前,杜志带着妻子和孩子踏上了回乡创业路,“坐在回乡的汽车上,看到车窗外一片丰收的景色,农家院坝里停放着私家车,大型农机具在田间劳作,我就更有干劲了。”回乡后,杜志看准玉龙镇餐饮业发展前景,从一名掌勺厨师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财富和经验,后来投资建设了玉龙第一家大型酒楼。他坚持“诚信经商、让利他人”的理念,酒楼从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成为玉龙镇餐饮业的知名品牌。

经营酒楼让杜志有了更多积蓄,但他依然难忘家乡的土地。忙碌之余,他积极了解盐亭县的农业政策,得知盐蓬路产业带发展规划。想到自己的家乡新家沟村正好位于盐蓬路产业带上,于是投资200万元在新家沟村新建了占地315亩的水果农场,吸纳了本村近20余名五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妇女等在农场工作。“目前,青沐农场已经完成了打窝、栽苗等主体工程,2022年将正式结果,预计产值将达1000万元。”看着眼前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杜志充满了信心。

如今在盐亭,像杜志一样朝气蓬勃的“新农民”正在形成一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十三五”期间,盐亭县积极鼓励在外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用浓浓乡情助力乡村振兴,在“产业兴盐”的浪潮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农民的“钱包”鼓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甜”了。在田间地头忙碌着的农户们,谈论着现在的好日子,畅想着未来的小康生活已成为生活常态。

新闻推荐

盐亭“莲花湖鲢鱼”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本报讯(戴剑记者任明勇)记者昨(16)日从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继2019年盐亭“母猪壳”(鳜鱼)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盐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