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没250年 三台清代防洪堤“现身”

绵阳日报 2021-01-31 07:33 大字

现身涪江边的古河堤残断

此次发现的极可能是清代“万年堤”残断

“这不是古代城墙吗,怎么会出现在河边?”近日,在三台滨江足球广场下的涪江边,几位休闲市民发现了几段类似古代城墙残断。随后经三台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初步确认,此次发现的类似古代城墙的石砌建筑物残断,可能为三台古时为防洪涝而修筑的防洪堤。

□吴功斌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勇文/图

三台县地处涪江中游、凯江下游,县城在两江交汇处。数千年来,涪江、凯江抱城而流,滋养着这片土地,但同时,洪汛期又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洪水暴涨的威胁。据史料记载,自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起的1300余年中,仅有史记载,县境内发生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计38次,其中有19次县城被淹。1949年至今,出现特大洪灾6次,县城外居民房屋多次被淹。而从唐代开始,三台历代地方官员曾数次组织移江修堤,治理洪患,但始终未彻底根治。

据史料记载,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剑南东川节度使郑复在梓州城东组织开凿新江,向山崖移江三里,使涪水依山改道,减少水患,护城安民。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潼川府路提刑王勋主持修建东门外河堤,其堤长三千六百尺有余,高一丈六尺,底宽八尺。后来,明代潼川知州钱伦、蒋容也曾在城东筑堤防水,但筑堤不坚,经常坍塌,直到清代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三台知县徐世楹因地制宜筑石堤三十五丈,并胶以石灰糯米汁,曰“万年堤”。

此次发现的防洪堤,极有可能是清代乾隆年间重建的“万年堤”残断,遭洪水淹没后消失,现重新被洪水冲刷而岀,对研究三台古代城建、水利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链接>>>>

历年来,汛期洪水因涪、凯两江上游大范围强降水而引起,三台县境内日雨量达到或超过100毫米,连续3天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50毫米时,就会出现洪涝。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不断总结抗防治水经验教训,提高技术水平,国家财政增加投入,民众集资投劳。几十年来,全县修建堤防工程13处、安全台15个,对抗御洪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1年,三台县委、县政府再次总结防洪治水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斥巨资在县城区、南寺坝、青东坝共建防洪堤长9549.9米,经历了百年不遇的洪水考验,彻底根治了水患。

防洪堤的修建既为三台人民解除了洪患,又为三台经济发展推波助澜。如今,人民安居乐业,漫步十里河堤,清风习习,杨柳依依;倚栏而望,涪、凯两江广阔平静,时有白鹭、水鸟翻飞,河蛙、鱼虾游弋,江面泛起粼粼波光,令人心旷神怡,成为人们休闲健身、观光的好去处。

新闻推荐

牡丹园变荒草园 土地流转协议成“空文”

如果没有当初的一纸土地流转协议,眼前的耕地上应该是嫩绿一片,生机勃勃。可如今这里土地荒芜、杂草丛生。“好好的耕地变成...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