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咋个改 群众说了算!

绵阳日报 2020-05-07 07:51 大字

本报讯(胡鑫刘玉明)“以前雨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天一放晴就要去房顶上翻瓦。房子都是木结构,怕火得很。天然气也不通,做饭烧水都靠柴火和蜂窝煤。真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近日,邓玉平再次来到曾经居住过的三台县城南片区棚户区,巨大的变化让他心生感慨。

曾经的三台县城南片区棚户区,房龄老危房多。邓玉平说:“我们住在河堤边上,河边涨水,水就进屋。很多人都患有风湿,我和老伴就是。因为没有独立厕所和厨房,有人上厕所要走100多米远,大冬天的时候最折磨人。”

邓玉平是选择不回迁的棚改户,拿了补偿款后加上一点积蓄,在棚改区旁边的小区买了套106平方米的电梯公寓。小区有安保和物业,中庭花园里绿树红花掩映处,还有儿童娱乐设施。小区里好几十户人家都是他家这样的情况。

三台县城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于2014年10月正式启动。该县住建局住房保障中心主任杜峰介绍,该项目是三台县当时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面积约14.45万平方米,涉及2097户6060人。目前一标段140套安置房已竣工验收,即将交付使用,二标段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

在棚改项目实施过程中,三台县在涉及棚户区改造的社区,组建了业主自治改造委员会,棚户区怎么改,由群众自己做最终决定。业主自治改造委员会承担了帮助群众了解政策,完善房屋资料,协助完成签约等工作,成为棚改实施的助推器。

邓玉平就是业主自治改造委员会的一员,每天他都会和其他委员一起,起早贪黑,挨家挨户走访,发宣传手册,做宣传动员。遇到常年在外务工的,还要打电话请他们回来当面详谈、签约。

业主自治改造委员会的工作基本上是无偿的,有时候还要自己倒贴车费和餐费。邓玉平也难免被不理解的人笑话一把年纪闲不住。邓玉平也不生气,他说因为觉得棚改是一件有利于大家的事,道理讲明白就好了。有些人有攀比心理,生怕拿到的补偿没有别人多,总是不断变卦。邓玉平说:“我们也总结出经验来了。就是一定要先啃硬骨头。把最不支持工作那些人的思想转变了,再去做其他群众的工作,棚改才容易推进,也能避免老实人吃亏。”

还有一些像邓玉平这样在棚户区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打小在河边长大,对棚户区有特殊感情,舍不得搬走。遇到这种情况,邓玉平就以自己为例去做思想工作。“好说歹说大家都同意搬走了。开始确实有点不习惯,但住上了好房子,大家又都回过头来感谢我。”邓玉平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棚改区的居民也要有新的生活。

城南片区棚户区改造的顺利推进,三台县纪检监察干部同样功不可没。城南棚户区改造涉及到很多政策法规的执行,纪委参与协同作战,以执纪监督护航棚改项目顺利实施,打消了一些党员干部怕担责和群众怕不公平等顾虑。

“不仅要做到政策全公开,还要督促房屋征收主体实施征收与补偿领域事项主动公开。”该县纪委常委杨英介绍,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推进棚改,不给暗箱操作留空间。

新闻推荐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市中院公布涉民营经济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昨(26)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涉民营经济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以期有效指导涉民营经济...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