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读出文本的“味道”

绵阳日报 2016-10-18 00:00 大字

一、抓住传神词句,品味语言艺术

吕淑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语言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

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道: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枝小小的蜡烛!这里的一个“敢”字就值得细细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还是“不敢”?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来为自己暖和一下?为什么这时候居然“敢”了?再如“终于”用在这里极有分量。抽一根火柴本是毫不费力的事,为什么那么艰难,要用上“终于”还有,一根火柴热量很少,光亮很小,安徒生怎么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过这些词句的推敲,我们的心就能跟作者慢慢融合,就可以真切感受小女孩生活的痛苦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就谈不上文本细读。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富有表现力的传神词句去细细品味,引领学生去探寻文字背后的“秘密”和“故事“,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智慧语言,去还原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表达,这样“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作者 的内心,触摸作者的心跳,获得与作者、文本的感情共鸣,在研读、推敲、咀嚼中品出语言的韵味和表达的艺术。

二、揣摩细节描写,品味人文内涵

“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文本细读,除了对语言进行玩味、推敲,文本中的某些细节也是值得我们发掘的“宝藏”。通过揣摩细节描写品味文本的内涵,是阅读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将相和》是一篇老课文,如果我们重新细读,就会对文本蕴含的人文内涵理解更深。如廉颇主动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文中的叙述是:“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我们常常以“负荆”来说明廉颇请罪的诚意,而忽略了“脱下战袍”这一细节。针对这一细节我们可以这样想: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驰骋沙场,杀敌无数;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大败齐国,攻取阳晋;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固守长平,逼退秦兵……这一身战袍,对于战功赫赫的廉大将军而言,意味着什么?荣誉、地位、名利……而今,廉将军脱下战袍,又意味着什么?放下了自己的荣誉、名利、地位!细细咀嚼“脱下战袍”这一细节,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更准确把握文本的人文内涵。

三、把握文章结构,品味精妙构思

文本细读,文章结构是不容小觑的“点”,把握文章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才能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在细读文本时,把握好文章的篇章结构,就会对文本有一个更具高度的宏观认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一课,写老汉在指挥村民过桥时,把一个挤在面前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后面去,结果小伙子被洪水冲走了。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并没有交代,只有当读到文章结尾“她来祭尊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时,我们才心头一震,原来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读到这里,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震撼。那么,作者明明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不在前面交代、讲明,而在后面才点出来呢?这就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这样安排,能使文章产生一种更加感人的效果,让读者有一种“意外”的震撼。这种意想不到的结尾,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细读品味,就会发现这样先设置悬念后揭开谜底独具特色的结构形式,给学生的人物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是那种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四、结合背景资料,品味文章主旨

要使文本细读不浮于表面,应该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作者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创作环境……我们必须把握这些元素方能“得作者之用心”,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丰满、深刻。

如人教版第八册《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些书籍和老师把后面两句解释为:“孤零零的一片船帆逐渐远去,越来越小的影子消失在碧蓝的天中,只看见无穷无尽的长江水,滔滔流向天边。”“孤帆”是江面上只有孤零零的一片帆吗?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大约可以知道:江南三月,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开始;黄金水道,九省通衢,商旅之人熙熙攘攘;烟花之地,人头攒动,繁华更胜京都。这样的大商埠,江面上难道会仅仅只有一片船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再结合作者的心情来理解:江面上千帆竞发,可是他心中只想着老朋友,眼里只看见老朋友的船帆。因此,“孤帆”是心中的孤帆,而不是现实的孤帆。在千万船帆之中,只见“孤帆”,可见作者临江送别,怅望依依,帆已尽而心不离。对老朋友离别的怅惘,在烟花三月的江南美景之中,更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可见,借助于背景资料,才能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心情,才能够把这首诗读懂、读好。

(三台县塞江中心小学校 王晓平)

新闻推荐

浅析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同行从诸多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发现,煞费苦心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即便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各种看似热热闹闹的学习活动过后,学生在知识、技能、...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