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调结构补短板 产粮大县迈出铿锵步伐

四川农村日报 2016-02-29 00:07 大字

2月24日,芦溪镇五柏村村民正在藤椒地里喷洒农药。刘玉明 摄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着力?

编者按

猴年春来早,人勤备耕忙。行走蜀乡,2016年的春耕序幕已开启,春浇灌地、调结构定规划、选购种子肥料、调试机具、技术培训……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央、省委提出,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开局之年,万象更新,2016年的春耕生产有什么新亮点?农资界又推出了哪些绿色生态的优质品种?价格是升是降?农民朋友在春耕中遭遇到什么痛点?还需要干部的哪些贴心服务?……为此,本报派出记者走进四川省粮食生产重点县,进田间、访农家,并从今日开始推出《2016春耕新发现·一号文件热词搜搜搜》系列报道,并在其它版面陆续推出“农资行情早知道”“晒出好技术 欢乐共分享”“春耕遇痛点 干部来帮忙”等栏目,敬请读者关注。

一号文件热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大力发展粮油、果蔬、生猪、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满足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省委1号文件

春耕时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鼓点”在蜀乡大地有序奏响。随着“鼓点”的节奏,三台县这一连续多年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未雨绸缪、厉兵秣马,在希望田野上迈出了调结构、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的铿锵步伐。

稻田养鸭补了短板增了收

早春二月,三台大地麦苗青、菜花黄,一派生机盎然。

今年,三台县石安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新增5个村整建制推进稻田养鸭,使全镇稻田养鸭面积达到1500余亩。

这一切都缘于稻田养鸭能降成本、补短板、增效益。2月24日,石安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景安友说:“去年,我们在德胜村试点整村推进,吸引两三百户农户稻田养鸭400亩以上。”

景安友介绍,稻田养鸭,水稻可以不治虫、不打除草剂,鸭子在稻田还可疏松土壤,其粪便还为稻田提供了有机肥。通过摸索,农户以3至5亩稻田为一个养鸭单元,1亩放13只鸭子,这就确保鸭子有效地把杂草吃光,把秧苗上的飞蛾儿吃掉。

为保证打出来的大米达到 “部颁二级以上标准”,增加效益,400余亩稻田种的都是优质稻。镇上还引进了一家龙头企业参与到项目中来,包收包销售。

“13只鸭子,每只成本最多25元。卖给企业,1只能卖40元,1只利润10元-15元,1亩增效150元。”景安友算账说,“老百姓严格按技术规程种植优质稻,湿谷子亩产达到1100斤/亩,田头就把湿谷子卖给了企业,企业统一收购1.4元/斤,折合干谷子1.75元/斤,比市场价高出0.5元-0.6元/斤。而且,稻田养鸭还减少了10%肥料用量。”

生态的稻田鸭和优质稻,经企业包装销到城里,一度脱销。德胜村四组农户兰绍才高兴地说:“去年,我种了6亩优质稻,养了80只鸭子,湿谷子达到1100斤/亩。”景安友说,“稻田养鸭,还补了庄稼没有人种的短板,解决了种田效益低的问题,现在德胜村找不到荒田,老百姓都要把田收回来自己种。”

(下转02版)□代华 赖怡本报记者 周金泉

新闻推荐

“有资金互助协会作后盾,做大产业有信心”

看农村改革综合实验区勇探新路□黄小明特约通讯员赵晓兰为了确保丘区贫困地区2020年与全省、绵阳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1月,绵阳市委在三台县南部设立绵阳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综改区),...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