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美好精神家园 让群众生活更多姿多彩

绵阳日报 2012-12-02 09:37 大字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摘自《十八大报告》

连日来,记者在绵阳市城乡采访,听到不少群众说:“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很重视文化建设,文化春天来了。”大家还结合自身实际,畅想了十八大以后文化生活的美好发展。

社区居民

乐跳坝坝舞,盼人来指导

“我爱你,云朵上的家乡……”今年羌历新年时,在北川新建的曲山小区里,53岁的居民余朝翠所组建的社区歌舞队的妇女们,伴随着这动听的歌声,跳起萨朗舞,展示了北川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新貌。“‘5·12’特大地震之后,国家不仅帮助我们住上新房子,还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休闲娱乐好场所,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余大姐在跳舞间隙,跟记者聊起了曲山小区群众的生活变化。“地震前,住曲山小区的群众大多是村民,地里的粮食成熟了,还要收粮食、晒粮食……哪有心思想着扭扭秧歌、跳跳舞啊!”如今,生活好了,闲时多了,于是,余朝翠组织社区里的妇女们跳起了舞。

“大家在一起跳跳舞,既锻炼了身体,丰富了生活,又传承了羌文化。”余朝翠告诉记者,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了25个人,分为中青队和老年队两个队伍,每逢大小节日,舞蹈队还会到附近演出。她说:“我们跳的舞有些是去年从南京来的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教的,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类似的歌舞老师,指导我们跳更多更好的歌舞。”

乡村群众

不用愁吃穿,就想活动多

三台县芦溪镇石河村2组的村民邓世刚,常自制道具,搞文艺活动,他制作的龙灯、马马灯、采莲灯曾多次参加县、镇民俗文艺表演,并经常在农闲时,进村入户,为留守老人、敬老院五保老人表演。在学习讨论党的十八大报告时,邓世刚说:“我村是新农村试点村,村民现在逐步富裕了。如今村里有了篮球场、乒乓球桌,盼望在村里安装一些适合中老年群众锻炼的健身器材。”

采访中,不少乡村群众说,希望常组织演出团队、文艺专业人员深入村庄开展活动,村里自己也能建民乐队、健身队,让农村群众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芦溪镇文艺积极分子刘忠兴说:“现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所购买的演出服、音响设备、乐器等都是自掏腰包,建议相关部门投入一定的资金,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开展。”

文化干部

创作更多作品,期待文化繁荣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黄英是著名的剪纸艺术家,她说,2012年夏天,由市民协首次承办的绵阳“非遗”民俗文化展走进欧洲获得成功。文化展上,本地的剪纸、羌绣、蜀绣、北川手工茶、草编、竹编、葫芦雕绘、小幅国画等大受欢迎。然而,民间艺术如何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让民间艺术家意识到,要以国际视野,燃烧创作激情,多创作出受党委、政府和市场欢迎的好作品。希望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能让更多的文艺作品走向市场,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三台县文联主席任燚说:“就基层文化工作来看,我们目前最缺的是人才。此外,文化阵地的建设、经费的筹措也关系到文化的繁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明年,我县将进一步办好地方杂志,开展文艺作品评选活动,鼓励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谢忠华 本报记者 田明霞 实习生 钱双)

新闻推荐

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 服务科学发展跨越提升——绵阳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日前,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绵阳日报社联合举行绵阳市社科理论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来自在绵高校、党校、基层社科联及市级社科研究会、协会、研究会的三十多名学者与专家...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