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三种能力强化三项保障本报记者许静三台是四川省典
提升三种能力 强化三项保障
□本报记者 许静
三台是四川省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长期以来,该县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工程”,切实强化组织、投入和物质保障,粮食总产实现“六连增”,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省粮食生产丰收杯”等多项殊荣。
特别是近年来,该县按照“稳定水稻、主攻玉米、拓展薯类”工作思路,全力建设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强县,初步形成了以“提升粮食‘生产、增产、增效\’三种能力,强化‘组织、投入、物质\’三项保障”为主要内容的“3+3”粮食生产“三台模式”。
2011年,该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201.74万亩,单产达411.4公斤,总产达83万吨,粮食总产位居全省第三位。
软硬并举夯实产业发展之基
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之基。近年来,三台县积极实施了田网、水网、路网工程,已建成高产稳产农田40余万亩,三级以上耕地达36%以上,高出全省丘区平均水平2%;有效灌溉面达73%以上,比三年前增加6%;整治新建机耕道475公里、田间作业路2200公里,农机可耕作面积达70万亩,比三年前增加50%以上,初步形成了“村社相通、院落相连、田间可达”的目标。
截至目前,该县已累积投资10.5亿元,初步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极大地提升了耕地质量、排灌能力和农机作业水平,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了12%。
如果说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是提升了粮食生产的硬实力的话,那么三台县大力度开展的“三大”行动便是着力提升粮食生产软实力。近年来,该县以品种更新、模式创新、技术革新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示范、推广,努力实现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五良”配套,科技增粮能力大大增强。
截至目前,该县已有30余万种粮农民接受了2-3个专业技术培训、建成了14万亩粮食高产高效集中示范片和55个300-500亩的示范点,使农民学有标准、干有榜样,极大地辐射带动了全县粮食生产。此外,该县还采取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通过“科技特派员+示范户+农户”、“专合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三种推广形式,着力推广“主导品种、关键技术、先进模式”三个主要内容。
2011年,该县在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作物推广使用先进技术的面积上达到130多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82万亩。
推动“三化”建设提升粮食增效能力
三台县建设镇干坝王村二社赵炜玉是一名普通村民,近年来他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510亩种植粮食,去年实现总收入50万元,比散户种植每亩节省成本80元、增收140元。
这是三台县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三台县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充分发挥种粮大户、专合组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粮食生产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规模化生产。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该县积极稳妥地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经营能手集中。目前,已流转土地24.3万亩,培育种植大户586户。
专业化服务。目前,该县已有45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11年全县病虫专业化防治面积达24万亩、机耕112万亩、机播1.8万亩、机收43万亩,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集约化经营。该县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基地,形成公司获利、基地发展、农户受益的良好格局,实现三方共赢。
2011年,全县60个龙头企业和279个专合组织引领带动农户23.1万户,龙头企业实现收入22亿元,专合组织实现收入8.9亿元,农户增收0.5亿元。
提升三种能力、强化三项保障,“三台模式”探索出的丘陵地区粮食稳产、增产之路值得推而广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石小宏“三种药加在一起,药费还不到1元?”4月16日,拿着卫生院开出的处方,三台县永明镇的王英老人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王婆婆患感冒到镇卫生院看病,医生开了9片扑热息痛0.17元;18片盐酸溴己...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