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降低医药费用负担改善就医服务环境绵阳市着力深化医卫改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绵阳日报 2014-01-23 21:18 大字

本报讯 “大爷你好,请问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我腰杆疼得厉害,晚上睡不着瞌睡,晓不得该找哪个医生?”“这个我建议你到外科门诊找医生看一下。”“大爷,你行动不方便,到旁边坐一下,我帮你挂号。”

这是记者昨(22)日在市三医院采访时看到的一幕。自去年以来,绵阳市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患关系持续改善,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看病贵”一直是产生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在全力扩大新农合受益面的同时,绵阳市注重从源头抓起,努力降低医药费用。自2009年来陆续出台政策,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统一从四川省基本药物采购平台采购国家基本药物520种、省增补基本药物308种。9个县市区均建立了基本药物货款集中统一支付账户。在全市遴选19家中心卫生院作为第二批药房规范化管理试点单位,促进基本药物安全合理有效使用。与2012年同期相比,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持续降低,人均次药费减少29.9元。

从去年10月1日起,绵阳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行取消药品加成工作,即药品买多少卖多少,不再收取以前药品顺加价15%的药品销售利润,实行药品“零加价销售”。在总结平武县试点取消药品加成的工作基础上,绵阳市出台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财政补偿、医保报销等相关政策,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费用负担,惠民利民成效初显。截至2013年12月底,共让利于民约1700万元,惠及514万人次,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

为破解群众“看病难”这一难题,绵阳市进一步改善就医服务环境,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便民门诊、错峰门诊、双休日门诊、节假日门诊达100%;在全市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00%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二级及以上医院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达到100%;全市县级公立医院采取“送教下乡、送医上门、管理到人、服务到病”,形成了“就近就医、巡回送医、专家会诊、指导转诊”的医疗服务新模式。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市卫生人员增长了5%,床位增长了9%,重点学科增长了106%。对全市1732个村按照“乡村协同、资源共享、统一管理、覆盖到位”的总体思路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采取“六统一”措施,建立乡村医疗卫生联合体,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培养了一批长期扎根农村的乡村医生,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同比增长10.7%。

绵阳市还进一步健全三级医疗急救网络体系。目前全市4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275个乡镇卫生院纳入院前急救网络建设与管理,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体系,有效缩短了急救服务半径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诊急救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针对个别地方出现的非法行医不法行为,去年,市卫生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严厉打击无证行医、非法医学美容、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等违法行为为重点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店、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内及周边等2683户次,依法取缔“黑诊所”、“地下诊所”、“游医”、“巫医”、“药店坐堂医”、无证行医及非法开展义诊活动等非法行医138户次,立案查处案件40件,有力地维护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本报记者魏星奎)

新闻推荐

要闻快览4000万元食品安检(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落地绵阳

经过绵阳食药监局努力,4000余万元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即将落地绵阳。该项目涉及食品检验实验室改造、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实验室信息网络建设、县级快检车及车载设备配置、县级区域检验...

平武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武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