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斑羚卖萌 大熊猫看到了吗?

四川日报 2013-11-15 14:36 大字

《保护大熊猫 从养小蜜蜂开始》追踪——

□李梦娇 冯杰 本报记者 陈四四 文/图

10月22日凌晨5点,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关坝村村民李芯锐迎着朦胧月色踏着晨露,沿着关坝沟主沟上山巡护。一路步行湿了鞋袜,冷得哆嗦,走了近5个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三号红外相机布设点。

关坝村是九环线路旁一个不打眼的小村庄,但对于大熊猫保护来说,这里却是一个不能轻易略过的地方。4年前,在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帮助下,村里开始探索养小蜜蜂以保护生态环境(本报天府周末2012年12月7日曾报道)。今年,在返乡青年李芯锐的带领下,村里逐渐走出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对平衡的道路。

藏乡蜂蜜开起淘宝店

李芯锐接过养蜂合作社的接力棒,纯粹是个意外。

今年初,长期在外打工的李芯锐回了家,原本打算娶了媳妇就继续外出打工。可是,见年迈的父亲老是紧皱眉头,常念叨“压力太大”,他便一咬牙留了下来。

原来,父亲李天才2011年当选村里养蜂合作社新一届理事长。没想到天公不作美,蜂蜜连续两年歉收。费了很大功夫申请到的有机认证,却因国家宣布蜂蜜行业取消有机认证,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李芯锐辞掉城里的工作,张罗起合作社大大小小的事情来。白天,跑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为合作社申请注册“藏乡土蜜”商标,四处找人进行包装设计;深夜,跟着老辈子们,到一户户会员家里去检测蜂蜜质量,时常被蜇得浑身是包。在外闯过的李芯锐深知自我推销的重要性,他拿着原生态的蜂蜜,参加各种集市和展销会,还在网上开起合作社的淘宝店,让“藏乡土蜜”被更多人所了解。

辛苦的付出终有回报。今年,合作社将500多公斤蜂蜜作为生态产品熊猫蜂蜜的原料,并且成功签下2000多公斤“藏乡土蜜”的订单。更重要的是,依靠去年“藏乡土蜜”的销售利润,村里的环境巡护队有了5万元保护发展资金,实现了养蜂收入为环境保护提供固定经费的初衷。

红外相机拍到小斑羚

李芯锐也是村里环境巡护队的一名队员,时常和大家轮流上山进行监测。

22日这天,李芯锐的主要任务是到三号红外相机布设点更换两台红外相机的内存和电池。这两台红外相机是8月23日由志愿者同村里的巡护队一同进沟探勘选点安装的。“当时,大家发现了大熊猫的新鲜咬节以及疑似夜宿地的窝。几经选择后,分别在两条兽径的路旁安装了红外相机。”

取出红外相机中的内存后,李芯锐迫不及待地装在数码相机上观看。他惊喜地发现,有一只小斑羚曾经接连三个晚上出现在镜头里。“它在红外相机旁边的小树干上蹭蹭发痒的头皮,又在红外相机正对着的灌丛里绕一小圈啃啃树叶,在镜头的前后左右全方位地卖萌。”

关坝村的红外相机共有7台,是2012年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赞助的,但一直没有拍到理想的动物照片。这次拍到小斑羚,对大家是莫大的鼓舞。

李芯锐告诉记者,村口张贴了大张红色的保护规定,沟口安上了监控设备。在毒鱼、电鱼的高峰期,村里的巡护队同公安机关一起成功地制止了两次进沟毒鱼、电鱼的不法行为。“我希望村里能富裕起来,环境变得更好。”李芯锐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村里一起进行针对城市企业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的探索,开展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希望有更多的公众到关坝参与和体验,让这里能成为社区保护实践的一个样本,将社区生态产业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新闻推荐

大山里的小学校

绵阳平武县泗耳乡中心小学,2名教师和6个学生组成了一个家——□本报记者栾静吴璟3月11日,像往常一样,吃过午饭,绵阳平武县泗耳藏族乡党委书记吴晓玲散步到距乡政府百米远的小学。教室里,一架旧风琴静...

平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武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