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办产业园 传承羌文化

绵阳日报 2012-06-27 10:50 大字

从一名下岗女工成长为全国表彰的再就业先进个人、羌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人人称颂的女企业家,曾多次荣获“五一劳动奖”、“再就业优秀个人”等荣誉,她就是走马羌寨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艳燕。

近日,记者来到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见到沈艳燕时,她正在和员工们一起收拾刚装修完不久的羌乡小木楼,身材高挑、不施粉黛的沈艳燕,浑身散发着魅力。

下岗后,一次又一次创业

出生在平武县大印镇的沈艳燕从小就是个不服输的姑娘,十几岁便辗转各乡镇读书。1993年,她从子弟校毕业后,分到当地一家工厂上班,正当她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时,却遭遇了1999年的企业改制下岗。“好不容易进到国企上班,能力还未展示出来便下了岗,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沈艳燕说,由于年轻气盛,她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三八妇女节时,眼见别人都高高兴兴过节,自己却无人问津,沈艳燕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她暗暗发誓:作为一个女人,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份永不下岗的工作。

她开始积极寻找创业道路。起初,她想到做茶叶生意,于是借了8000元便开始做。从未经过商的她凡事都特别细心,也特别能吃苦,所以生意也越来越好。正当她认为一切都开始步入正轨时,一次受骗险些断了沈艳燕的创业路,所有的钱都被骗光了。幸好平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及时帮扶,才使她渡过了难关。

这次教训让沈艳燕学到不少东西。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较少人涉足殡葬业,于是决定从事殡葬服务。虽然家里人都反对,但沈艳燕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很快得到了回报,她的手头日渐宽松了。

2005年,沈艳燕到了北京,又开始涉足家政业。

地震后,回乡创办羌绣产业园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沈艳燕第一时间赶回家乡。这一回,她便再没离开平武。已经打拼出一片天地的沈艳燕眼见家乡遭受如此巨大的灾难,心里十分难受,她决定放弃在大城市打拼,回到家乡做羌绣产业。

沈艳燕从小跟着婆婆学习羌绣,有着一手好绣工。“羌绣是羌族文化的一个代表,作为羌族人,我想要好好传承这些民族文化。”为了让羌绣文化发扬光大,沈艳燕投入了几十万编写教材,走村串户地教当地妇女绣羌绣。

2009年,她带领平武锁江羌族乡渔洞村等村寨的500多位羌族妇女,绣出了60幅凝聚感恩之情的羌绣作品,为祖国60华诞献礼。这些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羌绣作品,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极大的兴趣,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重建家园的决心。

2010年,沈艳燕投资数百万在牛飞村建起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产业园内有羌绣传承基地、羌绣产品交易基地、演艺厅、广场、乡村酒店,这里同时也是平武县传承羌绣的培训学校。

起飞后,欲打造“和谐就业通道”

目前,沈艳燕的产业园发展得很好,已帮助了2000多人实现就业。沈艳燕希望打造出一条“和谐就业通道”,让牛飞村乃至整个清漪江流域的羌族妇女既可以在家门口绣花赚钱,还能把羌乡其它文化旅游产品推广出去。“将羌绣发展成一个产业,既可以增加农村家庭妇女经济收入,又传承了独特的手工艺和民族文化。”沈艳燕说,未来三年,她还要追加投资8000万元,将产业园面积从现有的20亩扩大到近千亩。

谈及未来,沈艳燕告诉记者,羌族文化如今被汉化的情况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她计划在平武县清漪江流域10个乡镇4万羌民中开展“就业培训帮扶计划”,争取让每一个羌民都能有一套羌服、会说简单的羌语、能跳10支羌舞。“希望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都能投入到这项计划中,帮助羌民再就业,同时让羌文化得以传承。”

(记者张迪然本报记者邓娟)

新闻推荐

平武对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发放专项整治责任牌

本报讯连日来,平武县为红星街9家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发放了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责任牌,旨在加强对食品药品经营单位的监管,规范该县食品药品市场,营造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平武县高度重视食品药品...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