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乡村治理”筑起群众“幸福屏障” 全省首个智能化立体防控村落见闻

绵阳日报 2019-10-15 07:36 大字

无人机对重点区域进行空中立体巡防

□本报记者杜畅文/图

“这里是水源保护地,禁止垂钓,请立即离开。”近日,在游仙区东宣镇石河堰,巡访队员正在劝导两名隐蔽在河湾小树林里的垂钓者离开。发现这一起违法行为的,正是有着“天空精灵”之称的无人机。

丘区村落道路四通八达且地理条件复杂,治安防控和满足群众政务服务需求一直是道不小的难题。游仙区东宣镇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开展“智慧乡村”建设,采取人防+技防+线上服务模式,着力破解丘区村落治理难题,走出了一条“互联网+乡村治理”新路子,在星光村建成全省首个智慧化立体防控村落。

“这个系统硬是好,不仅能防贼,还能跟儿孙打视频电话。”星光村7旬老人方文弟赞不绝口点评道。老人口中的“系统”,是入户视频交互系统,由室外监控、室内旋转摄像监控和一套交流系统组成,该系统由东宣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资助+农民自筹”的形式建立,为在外群众提供在线一键老幼看护、住宅安防监控等服务。

在村子核心区域的童话小镇景区,这里还设置有游仙区农村地区首套人脸识别系统,对接市公安局人像数据库,实现指定人员面部快速建模比对。“童话小镇年入园游客达30万人次,且大多以低幼人群为主,人脸识别系统的使用对于景区内治安防控作用很大。”徐家镇派出所所长杨棚钦告诉记者。

此外,星光村依托“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在主要路口、路段设置电子眼,开展全时段监控,并引入无人机对地质灾害易发点、水源保护区等人车无法到达的防控重点区域采用空中立体巡防,构筑起360度无死角智能防控体系。

除了依托先进防控技术外,东宣镇还在星光村建立山湾平安联盟,整合辖区治保、巡防、人民调解等职能,协调政、警、民“联盟互动”,建立“组(湾)-村-镇”梯级联动机制,有效提升基层自治联防能力。

“以前找政府办事,只有通过打电话或者亲自往政府跑,自从安了这个之后,通过手机APP就可以随时跟政府的人员联系,了解相关的政策,方便多了。”刚刚与政府值班室通完视频,仔细询问了伤残鉴定流程的村民方祖国对记者说。

目前,星光村共有120余户已经安装了入户视频交互系统,占居民总户数的80%。借助科技交互功能,东宣镇还将政务服务整合进该系统,通过搭建“农户-村-镇三级视频交互平台”为村民们提供“视频政务”服务,推出“咨询一点通”“报警一键达”“远程多方调解”等定制服务,切实助推“智慧乡村”建设。

星光村试点“智慧乡村”建设以来,开展法制宣讲宣传、交通劝导、帮助困难、接引外客等“微”服务490余场次,为群众提供咨询、办证、送证服务145人次,满意度达98%以上,“隔离”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件,调处成功率达100%。

东宣镇党委副书记魏巍介绍,接下来,东宣镇将加强宣传,积极引导激励群众参与到“智慧乡村”建设中来,并逐步在视频交互平台上融入更多政务服务,将“智慧乡村”试点经验在全镇逐步推开。

新闻推荐

绵阳市民可通过网络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讯(记者安达福)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近日值守“政风行风热线”,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一市民咨询:作为普通市民...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