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政协提案为食品安全鼓与呼,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办理 专项整治严查重罚 严防走私冻肉流入市场

绵阳晚报 2019-10-14 10:13 大字

食品安全无小事。尤其在当前猪肉价格走高的形势下,对走私冻肉更不能掉以轻心。在今年初召开的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民进绵阳市委提出了《关于加强走私冻肉打击力度的建议》,呼吁职能部门加大打击监管力度,完善肉类查验制度及产品溯源制度,严防这类“黑肉”流入市场。市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积极办理这份提案,表示加大绵阳市市场专项整治和监管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查重罚任何购销、加工走私冻肉制品的不法商贩及其违法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记者范萌

提案建议

顶格处罚走私行为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据了解,走私冻肉又被称为“水漂货”,指的是未通过正规进口程序,直接从海上飘过来的货物。走私入境的冻肉没有经过检验检疫且在运输过程中未使用专业冻柜,容易出现变质腐坏情况,还可能携带致病细菌,甚至不排除有陈年“僵尸肉”。如果这种来源、品质与危害不明的“三无”走私冻肉流入市场、端上了餐桌,将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与威胁。

民进绵阳市委在这份提案指出,因为价格便宜,利润空间巨大,让走私冻肉颇有市场,并对正规的肉类企业造成冲击,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这些走私冻肉主要流向餐饮行业,埋下食品安全隐患。

这份提案建议,首先要加强行业监管。市场监管、海关、公安等职能部门要通力配合,从走私肉类的源头入手,对“走私-运输-销售-购买”的非法链条加强明察暗访力度,及时通报信息、掌握动态,提高协作执法的能力与水平,同时在走私猖獗的边境地区设置严密的监控网络,堵住冻品走私入境的渠道。同时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严惩违法的企业和个人,不仅要销毁冻品、没收违法收入,还要给予顶格处罚,并勒令终生不能从事食品行业,起到震慑作用,让其不可为、不敢为。对于监管不力的职能部门,和执法中“故意放水”或者“不作为”的相关监管人员,更要加强惩戒力度。

提案还从完善监管机制体制,提高日常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建立切实可行的有奖举报制度,形成全民监督的合力;加强走私冻肉的犯罪预防法制教育和危害化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与思考。

提案办理

全力打击防范确保市场食品安全

市市场监管局在这份提案办理回复中表示,冷冻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一直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点,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冷冻食品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查处了绵阳某冷藏食品有限公司经营预包装食品标签不符合管理规定,经营未经检验肉类食品案,给予没收产品、处罚款16.39764万元;查处了某经营预包装食品不符合管理规定,肉品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案,给予没收产品、处罚款11.1012万元;查处了绵阳城区某海产品经营部经营中文标识标签不符合规定的进口冷冻肉类食品案,给予没收产品、处罚款4.9825万元等24件冷冻肉类食品案,共计处罚没款86.08429万元。通过专项整治,有力地打击了冷冻食品违法经营行为,有效保障了绵阳市冷冻食品质量安全。

同时,加大了摸底排查力度,全面掌握绵阳市冷冻肉品储存经营情况,做到经营监管全覆盖、不留死角。自去年8月以来,全市共排查冻库1500余次,排查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大型超市5489个次,肉类产品生产企业1345个次,食品销售者48703户次,餐饮服务提供者49784户次,冷库4189个次、肉类产品2404558公斤,检查生猪产品22025449公斤,案件移交5件,发现问题猪肉及产品28524.5公斤,处理问题肉品23841.61公斤。

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督促冷库、冻库食品经营企业自觉履行食品质量安全与主体责任,要求配备质量安全管理员,对进入冻库的肉品开展进货查验,主动索取供货方资质、检验检疫证明,对进口的猪、牛、羊和水产品必须要有中文标识标签,要有检验检疫证明和通关章,在海关网站上查验进口商的备案情况,冻库内所有肉品实物数量要与单、证上的实物数量相符,避免走私肉和病死畜禽产品流入冻库、流入市场、流入餐桌。

新闻推荐

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游仙区举行社区嘉年华活动

居民踊跃参与剪纸活动本报讯(记者杜畅文/图)为全面展示游仙区城市基层治理成效,强化示范带动作用,10月12日,游仙区举行庆祝新...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