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村双缺儿童的问题分析与教育建议

绵阳日报 2017-11-12 08:03 大字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外流,“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而在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中还有更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这些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家庭缺失,亲情缺失,多重刺激往往使他们孤立无助,经常处于不安与失落的情绪之中,严重阻碍其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留守单亲儿童因情感缺失所引发的问题分析(一)心理脆弱。在农村外出务工已成为普遍,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也已成为普遍,虽然这些留守儿童更希望父母能陪在身边呵护自己,但一般的留守儿童都能理解知道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更好。随着农村打工人群大量进入城市,农村学校在留守儿童增多的同时,“留守单亲儿童”也越来越多,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特殊的家庭和特殊经历使这群特殊的孩子形成了特殊心理,他们中很多都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走出阴影,长期地失落与自卑感使他们的心理变得极其脆弱。

(二)人生观异常。单亲家庭的留守孩子的家长,为减轻自己的负疚感,大多对孩子过分地溺爱,多采取物质加金钱的方式来弥补缺失的父爱或母爱,使这些孩子养成胡乱花钱、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再加之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导致其人生观失常,使得他们形成了不良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很多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人格缺失。农村的单亲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经常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不见面,而放弃抚养权的一方家长就更少接触了,久而久之,家庭和父母在他们心中的印象变得越模糊,亲情观念变得越来越淡漠,甚至丧失了。这些基于隔代抚养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由于祖辈知识和精力欠缺,多对其管教不严,更有甚者将对其父或母离婚的怨气迁移至孩子身上,对其教育简单且粗暴。家庭的破裂和家庭教育的缺位,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的呵护和相伴,久而久之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

二、加强留守单亲儿童教育建议

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了解这些特殊儿童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施以有的放矢地教育是我们责任。俗话说:“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农村留守单亲儿童之所以发展异常,深究其原因在于情感缺失所致,对此,我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疏通亲情沟通渠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血浓于水的亲情,是难以割舍的,父爱和母爱都是不可缺少的,让孩子知道,虽然父母离婚了,但他永远不会失去父母对他的爱,这一点至关重要。为满足孩子对这两种爱的需求,单亲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支持者,给孩子以积极的情感。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主动地与孩子的父亲、母亲联系与沟通,发挥孩子与父亲、母亲之间的纽带作用,希望他们不要因为离婚而忽略孩子,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和生活的精神支柱,最好把父亲、母亲与孩子亲情交流的时间和方式约定下来,并要求平常尽可能通过电话、书信、网络聊天等方式进行联络,在交流和联系过程中渗透教育因素,使孩子感到父母虽远心却近,家庭虽散父爱、母爱却在。

(二)搭建亲情沟通平台。家庭的变故导致留守单亲儿童亲情缺位,其情感问题很难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完全的解决。现在农村多是寄宿制,这些留守单亲儿童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因此,为这些特殊儿童弥补情感空缺,助其健康成长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他们与父、母搭建亲情沟通平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现在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校讯通,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会同通信公司设立亲情电话,免费发放亲情卡,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孩子通过电话感受到父爱与母爱;再则,学校大多设有微机网络室,学校可设置“亲子会面日”,通过校园网络让其与父和母定期定时会面,面对面地享受父爱和母爱,从而有效排解孩子内心的孤独和对父母的思念。

(三)填补亲情空缺。远离了父母的农村留守单亲儿童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老师,老师理所当然地成为弥补其家庭亲情不足的主角。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针对留守单亲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在情感发展上缺少支持的现状,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置换,由单纯地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与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等问题的临时父母,经常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关注他们的学习完成和心理变化情况,经常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助其建立信心,经常与他们聊天,用贴心的谈话走进内心世界;当季节转换时,提醒他们增减衣服,当他们成绩不好时及时帮助,当他们生病时耐心守护,当他们遭受挫折时的真心安慰等。教师要担当起亦师亦友亦父亦母的角色,建立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让其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受到亲情价值。

(四)打造亲情氛围

同学是留守单亲儿童朝夕相处的同伴,这些小助力在帮助留守单亲儿童消除忧郁心情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排斥、歧视的班集体,只能使他们更加失落与孤独,一个团结互助、充满友爱的班集体,才能使他们体验到同伴的关心,感受到幸福与快乐。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打造一个富有亲情的班集体,使留守单亲孩子自然地融入班集体生活,从而感受到班集体中的所有成员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为增进班集体的亲和力,我们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同学、老师都很重视他们,在活动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良好形象,使同学们乐意亲近他们。一个平等、互助、亲和力强的班集体,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生观。

总之,在农村高离婚率的背后,连带着的是单亲家庭的增多,单亲家庭的留守孩子需要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多关爱。作为农村教育者的我们,只要我们情系每一个农村留守单亲儿童,怀着“与你相依,用爱相伴”之心,相信我们的爱能治愈他们内心的创伤,他们也同样会生活得阳光灿烂,同样会健康成长,同样会成为祖国的栋梁。

绵阳市游仙区梓棉乡五粮春小学王玉娟)

新闻推荐

全省2017年突发重大动物疫情(Ⅳ级)应急演练在绵举行

本报讯(记者任露潇)昨(11)日,四川省2017年突发重大动物疫情(Ⅳ级)应急演练在绵阳农业学校举行。本次演练分为疫情报告诊断与先期处置、应急响应与应急处置、应急响应终止与善后处置三大科目进行,涉及疫病...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