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蚕茧 搭上中欧班列走出国门
农户正在查看蚕的长势。
□王荔 杨海燕 特约通讯员 洪刚 文/图
近年来,绵阳市涪城区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大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促进蚕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在今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涪城龙头企业——天虹丝绸分别与意、德、法、日等国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涪城蚕茧”搭上中欧班列走出国门。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设备老化、成本增加诸多因素,栽桑养蚕这一传统产业日渐式微。但“涪城蚕茧”不仅站稳脚跟,还成为知名品牌。这一切得益于“改革创新”,涪城区依托龙头企业,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管理经营创新、技术服务创新、产业开发创新,实现“涪城蚕茧”成功突围。
企业助力闯出致富新路
“早春蚕刚卖了,收入7万多,现在养的是晚春蚕。”夏日阳光下,杨家镇五村的标准化蚕房里,蚕农田华细数着栽桑养蚕带来的收益,“全年大概能收入35万元左右。”田华是石洞乡的村民,2015年下半年,她经人介绍,来到杨家镇,向天虹丝绸承包了近50亩的桑园,开始大规模养殖。“现在的收入是一年高过一年,而且产出的蚕茧不愁卖,公司会主动来收,我们没有后顾之忧。”田华说。
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涪城依托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天虹丝绸公司,通过统一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等形式,由企业全额投资新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桑园7000亩,并将桑园返包给普通农户管护和养蚕,创新实行“大园区小业主”现代蚕桑产业园运行模式,推动全区蚕桑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截至2016年底,涪城区蚕桑栽植面积已达30000亩,其中成片规模标准化桑园7000余亩。
创新技术促进多方共赢
近年来,涪城通过深入推进技术创新和服务,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户收入。
天虹丝绸通过革新技术手段,与浙江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等科研所合作,开发了省力化蚕台配套自动上簇技术、地膜覆盖施肥机等多项专利产品、技术。并在全省率先推行“仪评收茧”模式,进一步提高了蚕茧质量。同时,还引进推广“强桑1号”“秋华平×30”等桑、蚕优良品种,在全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了养蚕“优质、高产、高效”。
涪城还通过更新工艺、设备、技术和管理,精心打造的“涪城蚕茧”,生丝95%以上达到较高品位,并远超国内同行。2016年4月,涪城区被中国丝绸协会评为“中国优质茧丝基地”,“涪城蚕茧”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生丝的品质是决定企业生存最基本的标准。”天虹丝绸董事长杨慧君说。自2001年接手公司后,杨慧君就对企业进行改制,并加大了对蚕茧质量的监管。现在每年天虹丝绸公司都要向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出口生丝100余吨。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和2016年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上,出席会议的国家领导人所穿礼服的原材料就出自“涪城蚕茧”。同时,“七彩之虹”生丝也成为LV、爱马仕、香奈儿等奢侈品时尚品牌的指定原料。
产业开发拓宽发展路径
涪城区针对传统蚕桑产业资源利用率低、产出单一等问题,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提高蚕农收入途径,延伸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
“我们生产的桑果干、桑果酱远销广东、上海等地。”据天虹丝绸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天虹丝绸以桑枝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发展桑葚、桑枝种菌等多元化经营开发,积极推出桑葚鲜销、桑果酱、食用菌等链条产品,延伸产业链条。目前,该公司利用废弃桑枝条种植食用菌,年产鲜食用菌1000余吨。全生态鲜果——“桑之玉”牌桑果还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名特优新”农产品。
在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的同时,涪城区还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桑葚采摘园、体验农耕文化、观光体验园等旅游环线,提升蚕桑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效益。
新闻推荐
工行绵阳分行、农行绵阳分行值守“政风行风热线”—— 银行代售保险产品有15天犹豫期
本报讯(记者杜畅实习生梁雨杨)昨(11)日,工行绵阳分行、农行绵阳分行值守政风行风热线,就市民提出的ETC优惠、信用卡调额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一市民咨询:农行ETC有哪些优惠?安全性有没有保障?农行绵阳分...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