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体摩尔体积》这堂课
本节内容选自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二节。教材内容包括了气体摩尔体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两部分,是在学习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气体摩尔体积的,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起到桥梁作用,并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带来方便的崭新的知识体系。并为以后学习有关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必备基础知识。因此它是本章及本册,乃至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的重点应定为“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难点是“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过程必须循序渐进,教学过程中最好使用对比法、探究法、讨论法,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同一起跑线逐步渗透,使学生在了解决定体积因素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并会灵活运用,使学生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通过对比、分析、推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要有规范的科学素养。
首先引入,让学生归纳前面已学物质的量和微粒数目的关系、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并板书。以及实际生活操作中气体的质量无法像固、液的质量那样容易称取。抛出疑问“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有什么关系呢?”引入新课。这样让学生对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对未来的知识充满期待。当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把知识系统化的科学学习方法。
进入课本P14两个计算体积的表格,让学生立即分两小组活动,积极动手动脑求出表中体积。抽问1小组学生答案,同时出示同物质的量的固体、液体的表格,并让学生分析归纳结论。落实课本,体现课本的重要性。运用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出结论1: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液体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抛出问题:为什么存在上述结论?马上引导学生思考。并用生活实际,如:乒乓球、篮球、操场的实际想象和理解,让学生思考归纳出决定体积的三大因素,并清楚决定固体、液体体积的两大要素。通过生活实例、形象对比,把复杂、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简单,使学生容易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做好铺垫。抽问2小组学生答案,并出示同物质的量的不同气体的表格,并结合课本P13探究实验动画视频,让学生分析归纳出结论2。得出结论2:1mol任何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马上抛出本课中重要的问题:为什么1mol任何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都基本相同?引导学生讨论、积极思考。回顾前面的三大因素的分析,结合图片让学生感受固、液体与气体的分子间距的不同,重点分析决定气体体积的两大因素:微粒的数目多少和微粒间的平均距离。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让学生讨论发现微粒数目均控制在6.02×1023个时,任何气体体积基本相等。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主要受微粒间的平均距离的影响。而微粒间的平均距离借助模拟图片、生活实例,形象地让学生思考分析出温度和压强对微粒间的平均距离有影响。最终,让学生抓住核心,总结归纳出结论3:在一定温度、压强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基本相同。把结论2结论3结合起来,为突破重难点强调:外界条件、定量、对象、体积四大要素。与摩尔质量作对比,进入“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回归课本,学生积极思考并理解“气体摩尔体积”定义。与摩尔质量做对比并板书:定义、符号、单位。注意表达精确、描述精准、精辟分析。引导学生结合结论2、结论3透彻理解定义,并突出考点:“什么是标准状况?”、学生发现、探究出“四要素”,最终让学生讨论、逻辑推理、归纳出一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的规律。培养学生把新旧知识得以迁移,较容易的理解本课核心知识 “气体摩尔体积”,并突出本堂课的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以知识为载体的思维加工训练。并继续培养学生讨论、分析、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灵活运用、积极参与思考、学生抢答、抽问9个由易到难的说法判断小题。根据定义和四要素,前面4个小题注重基础,第5小题注重温度、压强的改变所产生的影响,第6小题加深学生对“任何气体”的理解,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不反应的混合气体。提高课堂活跃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定义的能力,突破重难点。且培养学生注重基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定义的把握,让学生推理出“气体摩尔体积”相应的计算公式,并强调:各种说法(如:标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为一个定值:22.4L/mol。)、单位。并让学生与摩尔质量作对比。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找到n和V之间的关系。并再次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将新旧知识联系、知识迁移的科学学习方法。也为更复杂的n、m、N、V之间的计算做好铺垫。
学生灵活运用、积极参与思考、学生抢答、抽问4个计算小题。并板书第1小题。提高课堂活跃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并强调、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学习化学要有规范的科学素养。
让学生参与总结归纳出关于n、m、N、V之间的关系网络,解决课堂开始的疑问,首尾呼应。并板书:公式系统,再次强调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再次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把知识系统化、建立知识网络。学生灵活运用、积极参与思考:3个计算小题。让学生能够掌握复杂的n、m、N、V之间的计算,并板书第1小题。提高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的理解、分析、逻辑推理、灵活运用的能力。再次强调、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学习化学要有规范的科学素养。
总结本课,突出重难点。在板书中公式系统处,引导学生还可以更加完善这个新的知识系统,引入物质的量浓度,为下一节知识做好铺垫。
(绵阳第一中学 刘思杨)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18)日,记者从市交警直属一大队获悉,14日下午,在代家湾立交桥旁,一辆摩托车撞上道旁的大树,骑车人张某伤重住院,乘车人文某某救治无效死亡。经交警调查认定,张某醉酒驾车导致事故发生,承担全部责任...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