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起来——浅谈思品课的激趣法
思品课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情感体验,阻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健康向上、活泼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形成。针对形成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教师应更多的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应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大胆发言,克服自卑心理、从众心理,努力展示自我,加速自己成长。
新一轮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想这不仅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更是一个教学艺术提升的过程,教师要带动学生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予以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思品课的关键。
那么,如何激起学生参与思品课堂学习的兴趣呢?
1、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可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以影视显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一些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具体对象,加强教学过程的视觉直观,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兴趣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感情是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条件,只有教师的情感贯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学生的兴趣时,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教育信息。
3、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兴趣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要求,分层次提高,培养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应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把握好学生“好、中、差”等不同的层次,对施导目标、要求等进行科学定位,对所谓“差生”转换视角,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其展示。
4、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要通过创设特定的活动环境或渲染气氛,将学生带入饱含正义感情的情感之中,使其在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共鸣,从而促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一框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播放中央电视台“3.15”文艺晚会片断,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知道这是什么晚会吗?“3.15”是个什么日子?中央电视台举办“3.15”晚会的目的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看小品《超市购物》,然后进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学生个个精力集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5、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向学生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疑问,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质疑和解疑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6、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利用学生乐于参与的积极性,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如:“时事讲坛”、“热点沙龙”、“辩论会”等),以诱导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7、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精选案例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搜集生活中的事例,通过质疑、讨论等方法,以例说法,引导他们发挥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同学们很难理解“统筹兼顾”,就讲解为我们既要米饭,也要下饭菜;我们既要学习好,更要品德好、身体好;既要发展城市,也要建设新农村;东部要发展,西部要开发;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富裕的小康。
8、时事教学激发兴趣
时事政治具备新闻的生动性,青少年学生对时事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喜欢对一些时事知识和实例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我们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适当渗透时事政治外,还可把课堂的前5分钟拿出来进行时事演讲,每次1-2人,演讲人可就近期国内外大事或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课本中的某些基本原理进行剖析、说理。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简单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 李俐)
新闻推荐
创新开放引金凤 合力担当铸辉煌——来自游仙经济开发区南区的报道
□本报记者杨竹梅1个月完成300万方量项目场平,50天完成8公里道路建设黑化,半年内初步形成覆盖全域的基础保障体系……不断刷新的“园区速度”,见证着游仙经济开发区五里梁上的建设...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