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整合资源突出优势 打造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

绵阳日报 2012-04-25 11:19 大字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推动绵阳跨越发展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战略工程。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加速打造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提升教育质量 打造人才洼地

蒋琳代表:希望能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不断巩固和提升教育质量,着力优化教育环境,进一步提升绵阳教育形象。这是建设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的重要内容,也是吸引外地学生来绵读书、外地人才来绵工作的一块强“磁铁”。

宋丽蓉代表:社会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政府应加大力度发掘和利用本土科技型人才,并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引导和鼓励他们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应研究出台一系列人才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籍科技人才来绵发展。同时制定相关配套跟进机制,让在绵科技型人才能够安定下来,潜心科研。此外,应强化教师队伍的培训,注重师风建设、名优教师建设,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绵阳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整合优势资源 促进均衡发展

陈玉萍代表:科教中心的建设要注重科学规划,注重配套完善。要兼顾各个学校的功能,整合资源,各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要利用教育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带动农村基础教育,推进绵阳教育的均衡全面发展。

缑扬木代表:应转化教育重建成果,提升绵阳教育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应将优势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优势教育资源的成功转化。

刘丽蓉代表:希望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度,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强化教育经费、教育设施的均衡合理投入;加大校长和教师的轮校力度,逐步使义务制教育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相对均衡,实现全市教育的均衡、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同时,绵阳要建立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平台,把绵阳境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整合融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城的内在优势。

强化职业教育 满足发展需求

刘继文代表:绵阳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首先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特别是在如何发展绵阳“2+4”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实现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的有效对接。其次,职业教育要面向农村,把加强职业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覆盖面,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另外,政府还要逐步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规范职业学校的招生办学行为,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陈玉萍代表: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发展职业教育,对加快绵阳城市化进程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手握锄头的农民培养成具有一定技能的城市劳动者,源源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熟练劳动力,还可以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工人,进而提升绵阳经济社会的整体竞争水平。

(本报记者 袁媛)

新闻推荐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产城一体发展楚明邵革军分别参加代表团审议

本报讯昨(24)日上午,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代表团会议,继续分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