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禹羌部落
这是一片充满神秘气息的土地,治水英雄“大禹”出生在这里;这是一支名为“羌”的古老部落,他们依山而居,垒石为室,千百年来,在这里繁衍生息……浴火重生后的新北川县城,一场大型原生态羌族情景歌舞——《禹羌部落》日前在北川文化馆展演。大气磅礴的羌族从古至今的原生态生活用原汁原味的歌舞在美轮美奂的舞台上展演,激起观众最狂野的热情……
非遗情景歌舞震撼观众
他们从白云深处走来,伴着鼓声,踏着大禹跳过的原始舞步,从高山圣林中走来;手持神木,唱着涂山氏留下的茶歌,羌族姑娘们身穿白色刺绣服装,手持春的“信物”且歌且舞……变幻莫测的舞台上,一幅幅羌族非遗历史文化画卷由此展开。
由羌族多声部、羌绣、羌笛、口弦等绚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串连而成,由《羌族祭祀》、《春种》、《天婚配》、《成人礼》等民间习俗歌舞,再现了羌民族的古老足迹,羌红、羊皮鼓、萨朗,身着羌服的姑娘小伙,在缤纷的舞台上,将羌民族异彩纷呈的文化形态和民俗风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当羌红覆盖整个演艺厅观众头顶,观众伸手触摸象征吉祥如意的羌红时,大家的心顿时沸腾了,这是一场区别于其他任何舞蹈形式的非遗文化展示,但又浓缩于短短的1个多小时中,其充满激情展示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生活,让观众在整个观看过程中深感羌民族的伟大和羌族非遗的绚丽多姿。
最原汁原味的非遗展示
这部羌族历史上最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示——《禹羌部落》,包括春夏秋冬四个篇章。第一章《春》包括仪式舞蹈《禹祭》,情景歌舞《茶祀》,原始习俗表演《春种》。第二章《夏》包括羌山绣娘、女子舞蹈《尔玛吉娜》、盘歌组合《羌寨情歌》。第三章《秋》包括情景表演《秋获》、歌舞组合《宴席萨朗》、婚俗表演《天婚配》。第四章《冬》包括仪式歌舞白石祭、习俗表演《成人礼》和情景歌舞《感恩歌》,表现当万物休养生息的时节,在回馈自然之神的盛典上,羌族儿女将山羊放归山野,将树木挂上红绸。表达了感恩之情在子子孙孙的血液里永远延续的情怀。
原生态羌族情景歌舞《禹羌部落》除了演艺人员原生态的禹羌文化表演外,还在舞台效果上作了创新和突破,剧场为达到更真实的效果,舞台背景均用三维立体展现,令现场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非遗保护方式的全新探索
“这部非遗情景剧让人振奋,无论是祭祀舞蹈、耕种、羌绣、口弦、羌笛还是婚丧嫁娶,春种、秋收等都表现出原汁原味的风格,还不失粗犷和唯美,让观众了解到了羌族生活从古至今的多姿多彩。“这么优秀的队伍,这么好的非遗保护成果,需要拉出去巡演,让世界看到羌民族优秀的文化。”在展演现场,一位来自茂县的文化人一直兴奋地看着这部情景剧,叫好不已。在现场,众多观众都表示了类似的看法。
执行编导贺实践一直参与该剧的采风和排练,贺导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禹羌部落》共试演了8场,观众场场爆满,约有2000人观看过这部情景歌舞剧,每场下来,都会得到不同的建议。
对此,北川文化馆馆长徐正斌表示,《禹羌部落》把多种非遗元素集中在一年四季的特定时空,同时多个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参与其中,并本色演出,是非遗文化原真、活态以及完整性的一种生产性保护方式,并且参与演出的演艺人员大多是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的成员。这种在外人看来最原始的展演,是对羌族非遗文化的一种活态生产性保护的展示传承。以后,这场情景歌舞将在北川驻场演出,未来可能会成立禹羌部落村,将羌族文化传承集中在一起展示,展演……
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杨莉是《禹羌部落》的总编导,也是该剧的艺术总监。为了剧本创作,让震后的非遗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杨莉和编导们辛辛苦苦先后深入到了羌族非遗的集散地,汶川、理县、茂县、北川、平武、黑水等地,全面了解羌族多声部、古羌人和现代羌人的生产生活。对于羌族非遗的发源地北川,杨莉和编导们在剧本写作过程中,前后到过20多次。
杨莉表示,这台情景歌舞下一步还将继续打磨,以后具体发展将根据北川、绵阳发展来定位。这部情景歌舞剧目前的初步构想是准备走两条路,一是政府公益性展示演出,二是走市场之路。非遗不仅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发展,北川是羌族非遗文化的原生地,本着原真性、生产性、群众性、安全性的保护原则,将来在北川艺术中心的驻场演出是肯定的,至于出去交流巡演,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本报记者彭雪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北川举行2012年“科技之春”活动暨科普进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活动,通过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防灾减灾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宣传,帮助群众解决科技疑难问题。活动当天...
北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