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 让乡村变成“诗和远方”
□陈建成高露珲本报记者安峥
昂扬奔驰的骏马、腾云驾雾的神龙……乍一看见这些活灵活现的雕塑,很难想象是用废旧轮胎制成的。废旧的自行车、三轮车、汽车轮胎,在安州区塔水镇三兄弟手中化腐朽为神奇,被制作成一件件充满力量感的轮胎雕塑。
日前,记者在塔水镇桂溪村六组,见到了返乡创业的范家兵三兄弟,以及他们历时一个月时间打造的“巨龙”。记者看到,长8米,高2.8米的“巨龙”栩栩如生,不仅整体气势十足,而且细节到位,无论是露出的舌头还是长长的龙须,全都是惟妙惟肖,而轮胎特有的纹路更是给这些雕塑增加了几分与众不同的神秘感与力量感。
谈及“废胎兄弟”工作室的成立,年龄最小的邱春勇打开了话匣子:前些年,村上条件不好,年轻人一股脑都跑出去了,打工的打工,创业的创业。在外地做了几年农业观光生意的他,今年国庆回老家,和兄弟伙谈论着,家乡现在条件好了,要不我们回来干点啥?
“用废旧轮胎做雕塑,既是艺术品,也契合当下环保的主题。”作为三兄弟老大的范家兵,常年做雕塑生意,今年受疫情影响事业有所停滞。他的想法立即得到了邱春宝和邱春勇两位表兄弟的赞同,大家当即组成了“废胎兄弟”工作室,开始了他们的轮胎创作之旅。
在几个月的创作过程中,范家兵发现,废旧轮胎不具有生物降解性,需要占用大量环境空间,造成污染。但是用来做成雕塑,却耐磨耐用,日晒雨淋也不怕。变废为宝的欣喜让兄弟几人干劲十足。
要制作轮胎雕塑,首先要画好图纸,然后用钢筋搭出骨架,再将割好的轮胎缠上去作为皮肤。在基本形状完成之后,就需要用轮胎制作舌头、眼睛等各种细节。
制作一条龙,耗费了“废胎兄弟”近一个月的时间,加工回收回来的轮胎是其中最费时的事情。邱春勇告诉记者,划轮胎是第一步要做的,必须要把钢圈取了,取了以后把它分成三块,中间一块,两边绷子。如果是做龙的鳞片,就先剪一个小模子,按那么大的模子,把一个轮胎一个轮胎剪出来,用剪刀剪了再装上去。
“如今已有不少的商家联系我们,希望合作展出我们的雕塑。”邱春勇告诉记者,如今,“废胎兄弟”的工作室已经收集了废旧轮胎近四千斤,一吨废旧轮胎的市场价大约三四百元钱,而做成这样的轮胎工艺品之后,其价格可以翻很多倍。
他们也对自己的轮胎雕塑事业有着美好憧憬。论及这项手工艺是否好推广时,邱春勇直言,以后还将扩大生产规模,吸纳附近木工、电焊工、砖瓦工等有手艺的村民,只要跟着他们学习,普通人也能很快上手,能有效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并让“轮胎文化”发扬光大。
据了解,十二生肖是“废胎兄弟”轮胎雕塑的第一个系列,预计年后完成。之后他们还将做一些更加生动的作品,让“艺术”与“环保”完美结合来,让返乡创业也能实现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新闻推荐
魔芋大棚避雨栽培有效减少病害发生。张淦钦摄□本报记者罗敏魔芋是生长在丘陵地区、秦巴山区坡地的薯芋类作物,在...
安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