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有着落 件件有回音 件件有成效 安州区全面完成62项民生实事

绵阳日报 2020-01-15 08:14 大字

□本报记者安峥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2019年,安州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民生是第一追求,和谐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大力实施民生实事。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卫生、住房、养老、出行等重点领域,以实施62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为抓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近日,记者走进安州区几个民生实事在建以及使用现场,真切感受这份漂亮的“2019民生答卷”,给每一个生活在安州的人,带来的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数据

2019年,市委、市政府下达安州区省级民生实事目标33项,市级民生实事目标22项,区委、区政府自定目标7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共计62项。

截至2019年12月底,33项省级民生实事进度全部达到100%及以上进度要求(其中完成目标任务110%及以上的项目有2项);22项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部达到100%及以上进度要求(其中完成目标任务110%及以上的项目有9项);7项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部达到100%及以上进度要求(其中完成目标任务110%及以上的项目有1项)。

有人管、有人干、有钱用,“逗硬”把“实事”办实

“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民生为重。”一直是安州区委、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安州有个方言:“凡事逗硬!”为“逗硬”把实事办好,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有力推进,安州区在几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区委、区政府继续将民生实事作为“一把手”工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区绩效办、区民生办及时下发相关文件将省、市、区级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从区委区政府、区级相关部门、乡镇、项目实施单位四个层面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做到任务清、责任明,确保“件件有着落”。二是切实做好民生实事项目资金预算、资金下达和资金拨付管理,为民生实事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件件有回音”。三是加强督查,强化督办,由区级分管领导带队,对民生实事责任部门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情况共进行集中督查调研11次,随机抽查20次,其中对建设类项目进行专项督查8次,“逗硬”对各乡镇和责任部门民生实事实施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全力推动民生实事办好办实,确保“件件有成效”。

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各级各部门的积极办理、狠抓落实,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同心协力,推动了2019年62项年度民生实事“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和“件件有成效”。

数据会说话——截至2019年12月底,安州区投入民生实事资金69165.645万元,其中省级民生实事项目拨付24471.45万元,市级民生实事项目拨付7332.245万元,区级民生实事项目投入37361.95万元。按照项目实施资金拨付计划和统计口径,全区民生实事项目资金拨付达到“双达标、双到位”要求。

零距离、高速度、全覆盖,全力把“实事”办成

2019年以来,安州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民生“小事”作为头等要事,通过办实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为人民服务解难题办实事,让大家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幸好有法律援助中心帮我伸张公平正义,终于在年前拿到工伤赔偿。”连日来,每当谈及法律援助,在安州区务工的农民工刘某都会发自内心地感激。

今年7月中旬,22岁的刘某在花荄镇某建筑工地干活时摔伤,致腰椎骨折。本就家徒四壁的他生活艰难,在万般无奈下,刘某希望获得法律上的帮助。考虑到他伤情严重,行动不便,法律援助中心启动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刘某提供“零距离”上门服务,并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农民工维权绿色渠道为其追索了工伤赔偿。

走进装饰一新的安州区法律援助中心,只见办公区、服务区、等待区宽敞明亮,大厅内的电子宣传屏和触摸式查询机一应俱全。据中心主任翟明澜介绍,改造提升后的援助中心将更好地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架起法律援助与困难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2019年以来,中心累计接待各类来访咨询4687批次,办理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案件503件。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一年来,民生实事的“兑现”,让广大群众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全年减免1140人家庭经济困难在园幼儿保教费,对9138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向2308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打造2所市级示范或特色学校少年宫;

城镇危旧房改造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分别为583套(户)、770套(户),分别全部完成;建成垃圾处理设施项目4个、污水处理项目1个;

滨河北路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基本完工;区体育中心项目场馆主体已完成首层,室外球场完成基础施工,泳池完成基础施工、设备已完成采购;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建设项目已建成验收,投入试运行;

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75685人,代缴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4702人,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保欠费清欠1000万,发放社会保障卡32000张……

……

民生暖民心,实事惠百姓。这些举措提高了群众的生活品质,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心把“实事”办好

人民的期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民生实事办得怎样,群众说好才算好。

“这里修建公立幼儿园是一件好事,以后娃娃上学就方便了!大家都很期待这个幼儿园早日竣工。”自2019年10月安州区沙汀实验幼儿园项目开工以来,市民对项目推进情况很关注。据了解,该项目主体结构已于2019年12月26日封顶,预计今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7日,记者走进位于安州区花荄镇沙汀路中段的项目现场,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在进行楼堡、女儿墙、门卫室、室内隔墙等施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主体封顶后,大家抢晴天、战雨天、斗夜间,确保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在过年前完成装饰工程开工的准备工作。记者在工地一旁的办公区域看到,墙上的“筹建工作进度图”把每一个项目进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筹建小组每天在现场办公,为了达到预期开学目标,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设计等文化建设方案的制定和明年招生计划的拟定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据介绍,安州区沙汀实验幼儿园总投资2230万元,新建幼儿园舍5000平方米和户外活动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该园办园规模为12个班,设置360个学位。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充实该区学前教育资源,提升该区优质公立幼儿园办学质量,满足片区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安州居民荣科告诉记者,沙汀实验幼儿园的建立是安州区的一件大好事,师资力量肯定很强,期待开园后给小孩读书带来方便。

近来,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在桑枣镇福临宛社区的中心地段,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小屋现身。石头砌成的墙面、屋顶翼角飞檐,当走近看到“生态环保公厕”的标识后才恍然大悟。作为安州旅游发展的重头乡镇,桑枣镇的生态环保旅游厕所改变了人们对公厕的刻板印象,也是安州区一年来实施“旅游厕所革命”成果的缩影。这座资源型生态环保厕所占地约20平方米,不仅设置了男、女卫生间,还设置了单独的第三卫生间,方便残疾人与带小孩的家庭使用。

“满意,满意!党和政府给我们办了件大好事。”70来岁靠轮椅代步的王爷爷习惯饭后遛弯,他高兴地说,这座环保公厕给附近的人们和游客都带来了便利。“厕所革命”确实带动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也必将助推家乡旅游产业的发展。

2019年,安州区掀起一场从景区拓展到全域、从城市拓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的“厕所革命”——在城区,新建2座公厕,在农村,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958户,新建公厕21座、改建公厕8座,在景区,新建生态环保旅游厕所1座,目前全区达到旅游厕所56座。

一项项惠民之举、一桩桩利民实事,犹如涓涓清流滋润着百姓的心田。民生是老百姓的生计,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实利益,抓实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过去一年,安州区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得益于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安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新闻推荐

绵阳市开展民生实事年终督查 确保民生实事任务早完成群众早受益

本报讯(记者王敏)年末岁初,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和群众代表等组成的9个民生实事社会公众评价考核小组,通过实地察看、...

安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安州区,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