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身子“接地气”情系群众解民忧
□ 左强 杨永武 本报记者 刘小庆
今年7月8日至9日,安县高川乡两天内降雨量达400毫米以上,道路损毁、水电通讯中断,农房受损,受灾群众达5971人,经济损失达3.14亿元。近日,记者在高川乡采访时发现,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着手,成为当地重建准则,眼前展现一幅幅“有温度”的重建画面。
高川乡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省市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深化“作风转变年”活动,持续开展“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并进一步创新“双联双帮”工作制度——这是不断深化和固化“干部联系群众”理念、方法、机制的一个过程。该乡的全新探索和务实行动,正在出成果见实效,群众工作的可喜局面在高川日益呈现,实现了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稳定在一线巩固、作风在一线转变、发展成效在一线体现。
1【温暖过冬】
100户村民搬进“幸福”小区
今年“7·9”洪灾后,安县把受灾群众安居和温暖过冬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专门在秀水、塔水两镇修建安置房,命名为“幸福小区”和“阳光小区”,共275套。11月22日,虽天气寒冷,但高川场镇人流如织,当天有100余户村民拿到钥匙。“不是党委政府的帮助,不可能这么快拿到钥匙。”二郎村2社村民黄红云高兴地说,他准备简装一下房屋,春节前搬进新家。
天池村村民卜通清已搬进了新家,重建了两层穿斗木楼的农房,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在“7·9”洪灾中,卜家的房屋被泥石流侵袭,没有一处可以落脚,只见房子的房顶。“现在党的政策好。”卜通清说,他重建农房的这块地基,没有花一分钱,由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免费平整好地基后,再重建房子。
天池村2组村民黄顺刚说,今年11月开始,当地政府、村委与村民双联双帮“结对子”,政府还发了过冬的棉被、粮油等。“我家的重建房屋还没有完工,但能够遮风避雨。”黄顺刚说。目前,天池村纳入搬迁农户有18户,除4户购买了经济适用房外,户户已开工。
据了解,高川乡有377户需要异地搬迁、离开多年居住地。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抽签方式,对200套房源进行了抽取,目前高川有100余户购买了经济适用房。高川乡党委书记赵安辉告诉记者,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全乡遭受了4次大的灾难,好多村民两次受灾两次建房,已无力支撑,群众建房确实有一些困难。家庭特别困难的群众,五口之家可享受政府40000元的政策补助,这样一户再有七八万就能够买到一套80多平米的安置房。“由于部分群众到异地进行了安居,将会出现空地的情况,乡上把空地用来发展产业,做强做大,带动群众致富。”赵书记说,“山下安居,山上发展产业”的发展模式,赢得了县委、县政府的认可。
为让受灾群众在春节前搬进新家温暖过冬,当地政府在干部职工中开展了一帮一的“暖冬行动”,每个机关干部必须联系1到3户的困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安全过冬的问题。通过干部进村入户接“地气”,以进百家门,解决群众的困难。同时干部住进村后搞好服务,以看房、看粮、看衣等,让干部们时刻关心群众。
2【和谐稳定】
“民情档案”解百姓忧
村民的发展情况如何?又有哪些诉求和困难还没解决?为及时准确掌握全乡的民情民意,高川乡为村民建立了“一户一档”,党员干部进村社倾听村民诉求,帮助解决困难。当地村民因此把一户一档,亲切地称为“民情档案”。记者在茅香村看到,恰逢乡干部正在了解本月的村民诉求,以户主为单位,挨家挨户进行发言,由驻村干部、村社干部记录。
记者留意到,记录本上不但清楚反映了村社户数、各户的人口数、家庭成员就业收入情况、住房信息、村民利益诉求等,甚至连每个家庭有几只鸡鸭、几头猪都能反映得清清楚楚。并对诉求信息进行了分类,及时解决村民的困难。“这样的诉求会,乡上每月都要来了解一次,更新我们的诉求信息。”据村民杨先生讲,受今年洪灾影响,他家损失较重,希望能得到党委、政府的帮助,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解了燃眉之急。
对成兰铁路(高川段)个别不理解铁路建设的群众,当地政府反复做思想工作,涉及拆迁群众的房屋。高川乡党委、政府支持成兰铁路建设,还纳入对相关单位、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进村入户调研,解决问题在一线,对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予以奖励,对进展迟缓,工作不力的,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的处理,乡上还落实专人负责,承担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社会治安和维稳、协调矛盾纠纷和对群众的宣传、解释、发动及社会氛围的营造工作。在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使用方面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果没有当地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援和政策解释,我们的工程建设推进就没有这么快,效果就没有这么好。”成兰铁路19局的党委书记王勇说。
高川乡政府乡长代廷超介绍,2008年“5·12”地震后,该乡自然灾害频发,如何掌握全乡的民情民意,经乡党委班子研究,按“一户一档,定时访、重点访、随时访”的原则,为全乡村民建立“民情档案”,以农户为单位统计,及时了解村民的诉求,及时更换采集信息,驻村干部走访掌握村民的诉求,信息分类后,再由有关部门落实解决,并定期汇总解决的问题。
在突发事件中,高川乡还建有“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帮扶”为体系的基层党组织应急自救,完善乡、村、组党组织应急机制。同时高川乡还建了10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通过“民情档案”重点开展政策宣传、应急抢险、农民增收、治安巡逻、环境卫生多形式、多内容、全方位的“零”距离接触,为村民排忧解难。目前,全乡共收集建议501个,处理建议问题400余个,力争做到件件有着落,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产业发展】
营造低碳环保绿色产业
高川乡天池村适合在林下种植中药材,前几年,药材种植大户李远玉承包50亩土地种植黄连,去年收入达20万元。她在摸索种植技术的同时,把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其他村民。经过努力,全乡已建立以重楼为主体的中药材产业核心区,基地内种植有黄连、“三木”药材厚朴、黄柏、杜仲等2000余亩,带动了全村136户群众加入到药材种植行列。李远玉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帮助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
针对山区林业、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高川乡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把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转移。今年村上流转山林1000亩,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成功引进中药材开发公司,对天池村的重楼及其它高山中药材进行规模化和规范化培育。同时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对新种植中药材名贵树种种植户,政府每亩给予500元奖励,此举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村中大部分村民长年从事与林业、林下种植有关的劳动,挣取务工报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地震后,我们这里修了一条水泥路,出入也方便。”村民杨女士说,不用外出打工,在家种植好中药材就可以,药材成熟季节,有人到家收药材,村民们不用出门就能在家里“数票子”。
高川乡党委书记赵安辉向记者介绍,他们将念好“山字”经,发展低碳环保绿色产业。截至目前,全乡建有占地近300亩的林博园,栽植珍贵植物74个品种10万余株,建立中药材种植、野生动物养殖、香猪养殖等7个专业合作社,黄连种植面积达到9050亩,重楼种植面积已达到5965亩,野鸡养殖3000余只,发展高山淡水养殖近500亩。“低碳环保绿色产业如今已成为高川乡的支柱产业,高川蜕变反应了重建带来的新农村变化。”赵书记说。
高川乡还打造山区生态旅游驿站,通过几年艰苦重建,如今全乡村组道路的通行条件得到了改善,天池村是全乡变化最大的。中测院出资为该村安装了36盏太阳能路灯,山区成了“不夜城”;四川有线网络公司免费给二郎村安装了360套有线电视,群众们打开电视就可观看电视节目。众多群众夸党的政策好,高川乡将借助成兰铁路的良好机遇,发挥“天然氧吧、夏凉冬雪、地震遗址”的特色,以“天池新村”建设为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扩大特色木楼规模,形成特色木楼建筑群,着力打造感受天然山村风光。51岁村民李远成说:“过去这里每到晚上,山上一片漆黑,现在一排排路灯,山里山外一个样,都是党的政策好哦。”
编辑 刘小庆 组版 宋 燕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安县利用村通客运,建立了“政府主导、公司运营、部门监管、财政补贴”的农村客运车辆接送学生“三门”模式,满足了学生安全乘车需求。据了解,“三门”即校门、车门、家门。在...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