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市粮食生产灾年实现持续性增产

绵阳日报 2013-10-31 21:54 大字

本报讯 望着堆成山的稻谷,安县秀水镇龙泉村村民邓均脸上笑开了花:我家二十多亩稻子今年收成不错,“总堆堆”要比往年高出一大截呢。市农业局近日根据各地农情最新统计数据表明,预计今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42.73万吨,较上年增加1.19万吨,增幅0.8%。

今年以来,面对持续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绵阳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各种避灾减灾措施,努力搞好灾后恢复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同时,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产量,使全市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仍然实现了持续性增产。

自今年小春生产以来,绵阳市先后持续遭受了冬旱连春旱和暴雨洪涝灾害性天气,给正常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小春生产期间,全市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旱情,一季度全市累计降雨量不足10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9成左右,近200万亩小春作物不同程度受旱。入汛以来,全市又遭受到了罕见的强降雨袭击,仅6月下旬至8月上旬50天时间,全市就相继出现了8次大范围内大暴雨天气,并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从未有过的特大暴雨,农业损失惨重。

面对灾情,绵阳市各级各部门不等不靠,奋力抗灾自救。市农业局及时派出工作组分别深入各重灾县,引导农民有针对性地做好抗灾自救工作,确保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落实。水务、武引等部门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水资源调度工作,尽全力降低旱情和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供销等部门积极做好农资储备调运,气象、植保等部门及时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为灾后恢复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各地派出上千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采取针对性减灾措施,抢时抢晴搞好粮油作物的收抢和改种补种工作,努力降低灾害损失。据统计,全市今年共改种补种大春农作物50多万亩,增种晚秋作物100多万亩,努力夺回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

在积极做好避灾减灾的同时,绵阳市还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大力推进30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建设,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小麦增产技术措施,对小麦条锈病、水稻稻瘟病等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提前落实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依靠科技挖掘增产潜力,促进全市粮食油料单产稳定地提高。

在涪城区玉皇镇水稻新品种高产示范片秋收测产现场,由涪城区和川农高科引进推广的12个水稻新品种,通过运用稻鸭共作和机插秧集成技术,平均亩产700多公斤,比普通水稻增产100多斤。 老君村四社农民柳永勤告诉记者说:“新品种稻穗有470多粒,比普通稻子整整多出100多粒。”

绵阳市各地还以项目为载体,全力推进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打造40万亩“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并抓好30个万亩亿元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粮经优势特色农作物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为全市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魏星奎)

新闻推荐

安县规范管理矿山企业39家小型矿山被集中整治

本报讯近日,为期三个月的安县矿产资源集中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拉开序幕,6个山区乡镇39家小型矿山企业被纳入整治行列。围绕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公路治超形势明显好转和矿产资源税...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