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留守老人幸福安康

绵阳日报 2012-05-23 04:49 大字

□ 刘裕国 本报记者 钟述强 文/图

5月21日,一场淅淅沥沥的夏雨挥洒在安县茶坪乡的山山岭岭上。老望沟村4组留守老人赵刚发的家门前,尺把高的厚朴树宽大的叶面上,雨水汇集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十分惹眼。

上午10时,茶坪乡乡长高银兵、乡民政干部许军和村书记陈兴友,提着大米和菜油,顺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前往赵刚发家。

赵刚发的房子矗立在山坡上,是山区最为常见的穿斗架子木质结构。四年前的那场大地震,老赵的儿子媳妇双双遇难,只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孙儿孙女。

正在筛选黄豆种子的赵刚发看见有客人上门,忙迎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条蹦蹦跳跳的小黑狗。

“赵大爷,高乡长来看您了!”陈兴友一边说,一边抖落雨衣上的雨水。

“下这么大的雨,还大老远跑来看我,让你们受累了!”赵刚发有些感动。

“汛期来了,我们来看看你们过得怎样,顺便送点生活用品上来”。高银兵一边说着话,一边把大米和菜油递了过去。赵刚发伸出一双结着厚厚老茧的大手,接过了大米和菜油,忙着吆喝老伴倒茶水。

赵刚发已是古稀之年,老伴也有65岁了,但看上去身子还算硬朗,黑里透红的脸上显露出山里人特有的淳朴。面积不大的堂屋收拾得干干净净,电视里正在播放着电视剧。

坐在赵刚发家的屋檐下,几个人拉起家常来。

赵刚发的孙儿孙女都在乡上的学校读书,周末才回家,老两口每天上山伺弄林子。那片林子有30多亩,种植着黄连、杜仲、黄柏等中药材。

2010年8月中旬,茶坪乡普降大雨。由于担心山洪冲毁林木药材,赵刚发冒雨巡山,差点被洪水冲走,幸好被村上抗洪小分队发现,幸免于难。

自打这以后,乡、村、组便摸索建立起了一套专门针对留守老人的帮扶模式,乡政府机关一个部门联系一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干部联系3—5个留守老人;组上干部则开展具体帮扶。同时,乡民政、妇联、团委联合制作“留守老人关爱信息反馈卡”,登记老人及外出家庭成员务工单位及联系方式,对空巢老人实行动态化管理,全面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婚育、老人赡养和经济收入等情况,哪家缺什么,哪家遇到什么困难,乡村组干部都会及时上门服务。

茶坪乡位于龙门山脉中段,平均海拔超过1200米,幅员面积165平方公里。全乡10个村,全部分布在山高密林深处。山木药材、外出务工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近两年来,随着灾后重建全面完成,村里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了。500多户留守老人的生活和健康,成为当地干部关注的重点。

对此,乡党委政府专门建立了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制度,完善救助医疗保障,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让这些留守老人愉快生活。

离开赵刚发老人家,雨还没有停下来,林子间罩着一层浓雾。

在高银兵的带领下,我们又翻过了一个山头,来到了老望沟村5组肖兴孝、杜忠青夫妇的家里。肖兴孝有3个儿子,全部在外地务工,去年春节也没能回家看看。由于天下着雨,几个邻居坐在肖兴孝的屋子里和老两口闲谈。“现在什么都不缺,只是有好几天没听到广播了!”肖兴孝说。“可能是哪里的线断了,下午回去把情况反馈一下,明后天派人过来检查。”高银兵说。

肖兴孝是村上的文化“名人”,写得一手好字,还会吹笛子,表演文娱节目。每年乡上搞文艺活动,肖兴孝都会去“露一手”。老肖性格开朗,坐在新房前的坝子里听广播,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多了解一些政策和新闻,感觉很充实。”

临近正午,德胜村1组73岁的留守老人李桂华家升起了炊烟。邻居赵碧华正在帮老人做午饭。因患脑溢血,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李桂华的儿子是个盲人,平时在外,一年也难得回家一、两趟,照顾老人的担子就交给了左邻右舍。“为什么不送到乡上的敬老院呢?”记者问道。“我们尊重老人的意见,他说山上空气好,和邻居关系很融洽,不愿意住到敬老院里。”村民组长余海林说,我们就发动组上的群众,轮流给他送饭煮饭。“其实大家也就是举手之劳,哪个人一生不会遇到些困难呢!”

老人每月可以领取到近百元的农村低保,平时小毛小病,也有乡卫生院的联系医生上门服务。去年,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县残联专门给他送来了一辆轮椅。老人说,他现在感觉很满足!

高银兵说,在茶坪乡,像李桂华这样每月能够领取农村低保的有500多人,几乎都是农村空巢老人。

宝藏村6组马邦银是村主任李国金的联系对象。隔三差五,李国金就要上马邦银家看看。马邦银的家在地震中毁了,他接受乡党委政府异地安置,在距离宝藏村20多里地的晓坝镇建起了新家。马邦银喜欢看书,李国金就经常给他捎去几本。

在马邦银居住的这个小区,县文化部门建起了一家农村书屋,里面存有3000多册不同类别的书籍。

小区的旁边,一块篮球场大小空地上建着各种体育设施,旁边还有康复护理室、家政服务室和娱乐活动室。“每天都会有志愿者,为这些留守老人提供娱乐、医疗和家政等各类帮扶活动。”乡团委书记税雪说。“由于留守老人缺少相应的情感交流对象,容易陷入无趣、无助的状态,因此需要我们政府提供必要的基本公共服务。”乡党委书记薛远超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乡政府筹集资金140万元,先后建立起了6个留守老人爱心站,专门配备了器材设施;同时,为200余户困难留守老人改建了厕所、灶台、厨房,提高老人晚年生活的质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茶坪这个高山乡镇,已成为大家的自觉习惯。

新闻推荐

戈玮檄获得市第七届“校园十佳歌手”称号

本报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安县界牌镇小学的戈玮檄。”这是5月18日戈玮檄在绵阳汉龙英才学校举行的“绵阳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上的一段开场白,这样简单的开场白还曾经多次...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