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平安网 奏响和谐音 ——2010年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综述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大调解”工作在维护稳定、保障发展、改善民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记者 程果 摄□本报记者 曾征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连续8年被省委、省政府或省综治委评为“优秀或一等奖单位”。2010年被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
2010年6月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都会议,2010年7月召开的全省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会议,德阳作为现场参观考察点,“大调解”工作受到中央、省委、省政府领导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据市统计局抽样调查,2010年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80.6%,与2009年相比上升1.6个百分点,连续7年保持在较高水平。
……
翻开德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的成绩单,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让人眼前一亮,一连串闪耀的荣誉,为“平安德阳”这块金字招牌更添了一片异彩。
2010年以来,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政法工作会议部署,以平安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力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创造了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领导高度重视
夯实“平安德阳”根基
平安是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石,是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之一。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机制的支撑。
2010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将“平安德阳”建设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摆到构建和谐社会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大局来谋划,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纳入中心工作来部署,作为民生工程来推进,列入保证目标来考核。
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各县(市、区)均成立“一把手”挂帅的平安创建领导小组,以党委、政府名义出台实施意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绩档案和晋职晋级、表彰奖励征求综治部门意见的工作制度,增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抓平安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实行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和党政“一把手”年度述职制度,督促其履职尽责;建立完善综治工作考核机制,坚持每月暗访、重点抽查、专项督查、季度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专门将平安建设工程纳入德阳市2010年十大民生工程来推进,投入项目资金6600余万元,将平安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0年全市政法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全市37个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先进集体,命名30个市级平安示范单位。
深化“大调解”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2010年1-11月,全市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9000余件。未发生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德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持续深入全面加强的最好诠释。
坚持“大调解”促大发展,创大和谐的思路,德阳市全面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中央和省、市领导、与会代表对德阳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取得的可喜成绩、积累的成功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为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市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市行政调解指导中心、市司法调解指导中心、市信访群众疏导调解中心。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村(居)委会建立了调解室,形成了纵向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横向覆盖各领域、各行业和社会管理各方面的调解组织网络,切实做到了“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同时,德阳市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积极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新机制,形成调解工作的强大合力;全市三大调解指导中心组建了人民陪审员库、调解员库、特邀调解员库、调解志愿者库,逐步建立一支专兼结合、覆盖广泛的调解员队伍,参与疑难纠纷调解和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突出工作重点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把德阳市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规划编制方案,并纳入德阳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德阳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顺利启动。
围绕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统筹谋划,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开创平安建设新局面。一是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帮教管控机制;二是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积极适应“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新形势,建立以动制动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机制;三是加强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四是进一步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五是深入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六是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七是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八是创新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机制。
通过健全工作推动机制,狠抓工作措施落实,有力地推进了德阳市社会管理创新规范、健康开展。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大力实施“强基工程”
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是做好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
德阳市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14号),市综治委、市编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市编委下发了《关于明确综治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通知》,加强各级综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增强权威、落实保障,确保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并加大了资金的投入,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德阳市还把“两所一庭”建设纳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按照“一乡镇一派出所、一司法所和五个乡镇一个人民法庭”要求,全市乡镇规划设立“两所一庭”263个。
以深化平安县(市、区)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月月创平安”活动,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学校、医院、企业事业单位、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区、行政区域边界、旅游景区、集贸市场、文化娱乐场所、铁道线(车站)等基层平安创建上。
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德阳建设,德阳市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积极会同市委宣传部对平安建设宣传进行专门部署,并通过开辟综治频道、综治专栏、制作展板、散发资料、张贴标语、知识竞赛、法律咨询、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平安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目前,全市共印制平安创建手册、宣传单、公开信、《治安防范100招》等宣传资料200余万册(份),张贴刊登标语100余万条(张),制作宣传广告1000余个,群发短信600余万条,录制系列专题片30余期,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达90%以上。
跨越无止境,发展无穷期。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人民的齐心协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平安德阳”将会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全面推进,美丽旌城将会绽放出更多、更绚丽、更温馨的平安和谐之花。
新闻推荐
5月9日上午9时30分,随着11门礼炮的响起,什邡供电公司隐峰供电所圆满完成成绵高速公路复线通车典礼的保电任务。据了解,隐峰供电所接到通车典礼保电任务后,为确保此次任务圆满完成,提前安排部署,现场进...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