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希望的田野上

金融投资报 2012-07-30 23:42 大字

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短短4年时间,靠着生态养殖,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就从4100元猛增到万元以上,把2.8万农户纳入了产业链,户均增收超过6千元……安县长沟村每天都在演绎精彩故事。

实习记者 霍雨佳

沿着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走进安县兴仁乡长沟村,两边整修一新的农家屋舍,点缀在绿树翠竹中。一块块醒目的养殖产业园区标示牌矗立道路两旁,一处处整洁规范的养殖场房坐落在农家小洋楼间。

杨兴富的养殖基地就是代表之一。

重灾之后 从头再来

长沟村地处丘陵地区,村民以传统方式种植庄稼,很难越过温饱线。2008年之前的长沟村是安县有名的贫困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低于兴仁乡平均水平235元,1000元以下贫困户就有96户。为了生计,不少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

1999年,30多岁的杨兴富开始饲养土鸡,从1000只起步。然而规模太小,效益并不明显。

为寻找致富出路,杨兴富四处调查市场信息,多方考察畜禽养殖基地。最后确定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逐渐扩大土鸡养殖规模,并开始拜师学艺。

2002年,杨兴富将自己曾经办过鞭炮厂的6处共1500平米厂房稍加改造,用来扩大规模养殖土鸡。依靠辛勤劳动和科学养殖技术,坚持养鸡把“五关” (品种、育雏、饲养、防疫、消毒),杨兴富的土鸡很快得到市场认可。当年产销肉鸡4万多只,实现利润10万余元。以后逐年扩大养殖规模。2006年产、销6万多只,收入105.78万元,利润21.00万元。全家4人,年人均养鸡收入26.45万元。几年下来,杨兴富成了安县“养鸡王”。

2006年4月,安县兴仁乡山地土鸡协会成立,杨兴富任协会主席。在杨兴富的带动下,安县兴仁乡山地土鸡协会大力开展科普和技术服务活动,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不断创新协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水平。安仁乡村民探索出一条立足利用丘陵地优势和条件,综合开发、多元利用闲置资源,生态环保,养肉鸡脱贫致富的新路。

然而,200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得杨兴富的养殖基地受到重创,住房和几处养鸡场房子全垮了,两万多只土鸡葬身废墟下,损失高达100多万元。

“一下子砸进去100多万,我当时已打退堂鼓,准备举家去绵阳改行。”但是,考虑到自己在长沟村已经形成的示范效应,他不能带头撤退。杨兴富最终还是决定留下,利用已经积累的丰富经验,带动受灾养殖户从头再来。在多方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杨兴富很快恢复生产。当年9月,全新的养殖场投入使用,土鸡养殖规模达到10万只以上,成为震后恢复生产的典型基地。

创新机制 共同致富

单家独户的农民搞养殖有三怕:一怕品种落后,二怕瘟疫,三怕没有销路。为帮助村民致富,2009年6月,有养鸡经验的杨兴富、李茂辉等30户农民成立了山地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杨兴富被选为合作社理事长。土鸡养殖合作社会员很快达到120多户,其中饲养5万只土鸡的大户有17个。杨兴富再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创业明星、优秀共产党员,山地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

随后,村民们纷纷在房前屋后圈地养起了土鸡、生猪、獭兔和蛋鸡。生猪和獭兔合作社随之成立。长沟村掀起畜禽养殖热潮。长沟村成了安县绵安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之一,成为畜牧业发展重点村,被纳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

如今,全村已建标准化养殖小区48个,94%的农户分别加入了四个产业合作社,按“六统一分”模式进行现代养殖经营。2010年,全村出栏山地土鸡260万只、生猪4万头、獭兔5万只、肉鸭20万只、禽蛋7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与2008年的4100元相比,翻了一番多。

什么是“六统一分”?杨兴富介绍说,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育雏、统一使用标准饲料、统一防疫和技术培训、统一销售、统一品牌,农户三、五户自愿组合,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技术入股的方式建成养殖小区,实行分户饲养。如果某个养殖小区的投入不足,合作社可以参股,但入股比例不得超过10%。同时,确保从事养殖的农户每只鸡纯收入不低于6元,每头生猪盈利不低于80元。龙头企业承担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每个养殖小区的主体都是养殖户,形成了“大园区,小业主”的产业格局。

长沟村的养殖模式被称为“入股联建”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亮点是群众参与度高,农民是创业的主体、增收致富的主体。”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市场开拓、规模经营上具有独特优势,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有效提升产业化水平。

一个企业拉动一个产业链,千家万户融入了产业链,搭上增收致富的“快车”。

重任在肩 产业兴村

2010年,山地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个养殖小区,年出栏120万只。2011年,合作社年出栏山地土鸡400万只,产值15400万元,利润2800万元。

目前,全村围绕土鸡、獭兔、生猪、蛋鸡等四大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合作社成员达752户,占全村农户总数的94%。其中,土鸡合作社经营成效尤为突出,成员达到212户,占全村农户总数的26.5%,2010年出售商品土鸡220万只,销售收入1.23亿元,实现利润2400万元。2010年,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较2008年增长了近2倍,其中,合作社带动增收的比例占农户年人均纯收入的72%;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成员超过100户,占农户总数的12.5%。

土鸡合作社理事长杨兴富因经营管理和带农增收成效显著,于今年被全村党员推选为村支部书记。

“万众一心立鸿志,百折不挠创大业。”杨兴富说,长沟村属于浅丘,林地较多,且一直有畜禽养殖的传统,就地转化提升养殖水平和规模不失为一条快速致富,产业兴村的捷径。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帮助下,村党支部毅然决定通过建立畜禽养殖产业园,重点发展生猪、山地土鸡、獭兔三个骨干优势产业,实现畜禽养殖的跨越式发展。

刘宜海就是该村打造现代养殖产业示范园的直接受益者。2008年大学刚毕业,他就回乡创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刘宜海看准行情,创办了蛋鸡养殖场,现在养殖场越办越大,并且成立了长沟村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53户群众共同致富。如今,合作社年产值突破2400万元,利润达到180万元。受到该村软硬件吸引,2009年8月,6名硕士研究生在兴仁乡长沟村自发组织成立了晋毓(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创业园已吸纳18名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项目“8万吨生物饲料厂”和“400头母猪扩繁场”建设完工后将提供近40个就业岗位,同时带动周边超过500余户农民发展养殖产业。

“我们还将继续依托帮扶创业机制,力求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就业。”杨兴富说,按照兴仁乡新农村建设发展部署,长沟村处于兴仁乡现代养殖业示范园中心区域,加快农村产业化升级,让一村一品惠及长沟村每一个老百姓才是他们的夙愿。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科技盛宴”摆到农民家门口

本报讯昨(5)日,安县塔水镇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精神文明办、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文化厅等15个省级部门联合开展的“四川省第十二届迎新春科技大场”活动在安县塔水镇启动...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