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转一响” 到“汽车楼房后花园”
太和镇养兔专业户肖集琼家的照片。(东坡区档案馆供图)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养蚕业。(东坡区档案馆供图)
□本报记者 郭侨 文/图
当一个搪瓷盆、一个暖水壶做为嫁妆就能牵手一生的时代渐渐远去,当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三转一响”时,我们突然发现,社会的变化实在太快,日常生活的模样也早已改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历史长河中,70年就仿佛是弹指一挥间,但这70年,却是我们无法忘怀的70年,是沧桑巨变的70年。从生活方式的变迁中,我们不难窥探“幸福”的容颜。
“三转一响带咔嚓”
20世纪60年代开始渐渐流行的“四大件”,也被称为“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半导体(收音机),这每每让上了年岁的人如数家珍的物件,伴随着当时的人们走过了一段又一段让人记忆犹新的历史。
当一个人有了这“三转一响”,意味着他的家庭已经达到当时的小康水平。“三转一响”折射的是物质和精神匮乏的年代里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侧影。
保存在东坡区档案馆里的一张老照片,让人一眼就能看出那个年代幸福生活的样子。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照片拍摄于太和镇名叫肖集琼的养兔专业户家中。在照片里,一对年轻的夫妻正带着笑意忙碌着,不同于传统的男耕女织,这对夫妻是丈夫在“嘎吱嘎吱”地踩着缝纫机缝制衣服,而妻子在喂养兔子,一只只兔子活蹦乱跳,生机勃勃;两个孩子挨在一起,可能是在埋头写作业;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仔在空地上啄米;收音机摆在缝纫机前的一个凳子上,自行车停在院坝的角落里,也许丈夫的衣袖里还藏着一块手表。
虽然现在已经不能知道肖集琼家里当时的具体情况,但从照片上的物件和女主人的笑容来看,不难推测他们的幸福指数。
在当时,一辆崭新的“永久”或“凤凰”牌自行车飞驰而过,都会吸引周边行人的目光;袖子不经意一捋露出的手表,仿佛让整个人气质都提升了不少;缝纫机的功能不仅是缝补衣服,还能点缀门面;收音机就更稀罕了,一家几代人都能静静地围着这个“话匣子”听歌听戏和了解国家大事。
“1988年,我们家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花了255元。”曾经在仁寿县一家棉纺厂工作的郭菊芬说,当时,她的工资是一个月30元,丈夫的工资是一个月68元,除去日常生活开销,存了大半年的钱才够买一台缝纫机。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缝纫机的主要功能并不是做新衣服,而是缝补旧衣服和做简单的被单、枕套等,因为制作衣服的技术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需要裁缝店的师傅剪裁制作。
通过和厂里的纺织女工交流与借别人的服装制作教程书来看,有了缝纫机以后,郭菊芬也开始学习简单的服装制作。丈夫的背心、女儿的小裙子和父母的长裤……虽然自己做的衣服样式单一、花色素雅,但穿在家人身上,郭菊芬心里也像蜜一样甜。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里,“三转一响”让一个个小家庭有了阔步向前的经济底气,而“咔嚓”的流行,更反映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渴望。
“咔嚓”就是照相机,那是按下快门时的声音。照相机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江湖地位”,可谓是“至尊”级。那时候绝大部分人照像都是去照相馆,工作人员有适合各个年龄阶段顾客的布景布,常常是拉下一张布景,照相机闪光灯一亮,因为提前会提醒不要闭眼,顾客还顶着光亮强睁着眼睛,就留下了一本正经的照片。在照相馆拍照,不仅程序枯燥无味,拍照场景也相对单一,如今,相同年龄阶段的好友聚在一起,往往都能发现从前拍过相同背景的照片。
在那个年代,如果一个家庭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咔嚓”,绝对是相对富裕且思想开明的家庭。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照相机也发生了飞跃性的变迁。从手动到“傻瓜”,从胶片到数码,从黑白到彩色,从120相机到135相机,从国产海鸥到佳能、尼康,现在,一个个小小的手机也能代替照相机,不仅拍照以后能实时传送给别人,还能进行“美颜”,让照片趣味性与观赏性十足。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仁审)近期来,仁寿县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部署,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提出一系列深入实施...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